这会的内阁就是打酱油的,即没实权,又不是尚书。
接着是礼部尚书杜至刚。
接着又叫到户部尚书夏原吉。
兵部尚书刘俊。
刘俊在永乐初为兵部尚书,后来朱棣又让金忠干。
朱高煦起兵后,朝廷在长沙成立平汉承宣布政使司,金忠去干布政使了,所以又让刘俊干。
接着才叫到姚广孝,袁珙。
被叫到名字的一个个进去。
他们排成一列,先来到午门,然后才进入皇城,侯显带他们来到六科廊,大伙在这等着,杨士奇和杜至刚先去了武英殿。
袁珙和姚广孝有点奇怪,以往这么重要的事,应该先叫他们才是。
两人下意识往边上走点,远离其他人。
“陛下这是想干嘛?”袁珙问姚广孝。
姚广孝看看杨士奇,再看看杜至刚,这两人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皇帝陛下,却一起召见。
两人有啥事是一起干过的吗?
他脑子里缓缓闪过两件事情。
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安徽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
永乐三年,杨士奇私下和解缙说,皇帝可能会迁都?当时被解缙怒骂,说他没事找事。
姚广孝不由心中一动,低声道:“陛下可能想迁都?”
“啥?”袁珙一脸不敢相信之色。
朝廷才不过败了两次,还有一百多万大军。
靖难时,北军吃败仗也比现在多啊。
这不像是皇帝的风格,不可能才吃了两次败仗就要迁都的。
这要被打的迁都,那就太丢人了。
袁珙抬头看向天空,但此时正是白天,也看不到星星,他呆呆看着天空,也不知在想什么。
姚广孝道:“能看出什么?”
“没有,我在想心事。”袁珙道。
“。。”姚广孝。
皇帝和杨士奇、李至刚说了什么,其他人当然不知道。
反正接着是户部尚书夏原吉和兵部尚书刘俊进去的,两人进去没一会就出来了。
夏原吉一脸不高兴,刘俊则不停在劝他。
姚广孝嘴角微抽,估计朱棣又让他们募兵弄钱,准备聚集更多的兵马。
果不其然,等朱棣看到他们时,朱棣直接道:“俺准备在湖广集合全国兵马,与逆子一决死战。”
此次朱棣的目标,是要集合八十万以上的大军,一举打败朱高煦,并御驾亲征。
姚广孝则劝道,陛下不要着急,四川还没分出胜负,若是四川能大胜,官军立马可以翻盘。
此时他们已经确定朱高煦在湖广,只要打败四川叛军,官军可以从四川进入云南,和当年朝廷直捣北平一样,到时湖广叛军肯定要回头。
“俺知道,所以俺先要征集足够多的兵马,预备足够多的粮草。”
袁珙马上道:“江南夏粮征收不力,臣怀疑有人私通叛军,从海路卖粮,谋取高价。”
“杀,杀,杀。”朱棣暴怒,当天就叫来纪纲,让其派锦衣卫到江南密探,敢从海路运粮往福建去的,全部诛九族,并要求纪纲,一定要抓个鸡,杀鸡儆猴,震慑江南一带的商人。
纪纲当时听的眉头又急皱起来,从海路抓人,不是锦衣卫的强项啊。
纪纲好不容易搞定朱棣上次让他三天抓出扔书人的案子,现在又来个更难的,朱棣一次次给他出难题,之前朱棣威望无双,纪纲当然屁都不敢放。
现在形势越来越差,纪纲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老子拼死卖命,就怕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总得帮自己留个后路?
纪纲脑子疯狂转起来,京师里,谁的关系和汉王比较好一点?
当初汉王没离京前,丘福、徐忠、李彬等大将都联名请封汉王为太子,皇帝毫无动静,丘福也知趣,果断闭嘴。
徐忠现在据说带兵降了,但皇帝还没治罪他的家人,因为具体发生了什么事,现在只有皇帝和少数几个人可能知道,或者,只有皇帝知道。
李彬去交趾后就失踪了,朝廷也得不到交趾的消息,过去这一年,朝廷锦衣卫也好,海上的船也好,派了不少去交趾,都是无功,海船都被击沉过两次。
汉王很厉害,他用了半年时间,给交趾所有百姓和官员,做了身份牌,锦衣卫没能进入交趾,还杀了个当地人,抢了个回来。
那身份牌用交趾和广东等地区特有的铁木制成,刻有百姓身高,脸形,甚至特点。
如果脸上某处有痣,也会写上。
现在锦衣卫都不敢去交趾,到处都在查身份牌,有时一天被查好几次。
因为得不到交趾的消息,所以李彬家人一直无事。
但皇帝派了锦衣卫严密看守,远远监控。
纪纲想了想,决定去李彬家里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