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在火巷里,很少有路人。
“我进去探探李贤的口风。”他和部下打了个招呼,就去敲门。
后门敲了好一会,里面才有人出声。
“来啦,谁啊。”
纪纲道:“李千户在家吗?”
吱,后门打开,露出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应该是李家的仆人。
他看看纪纲,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有点小事,想拜见下李千户。”
“纪大人请稍等。”男子很快回去,又很快出来。
“我家少爷有请。”
纪纲余光看了看,后院有点大,但地面非常干净,连落叶都被扫掉了。
他跟着男子往前,一面道:“家中有几个人啊。”
男子笑笑,除了少爷,夫人和小姐,还有几个仆人侍女。
纪纲和气的和他说了几句,快到时,从袖子里摸出几块碎银:“多谢啦,一点小意思。”
“不敢不敢,老仆不敢。”扑通,男子跪下,连连推辞。
纪纲直接往他手上一塞,哈哈大笑,大步到了走廊里。
男子只好追上,然后口称谢谢。
不一会,李贤在客堂接见了纪纲。
锦衣卫使指挥使突然造访,李贤还是很奇怪。
李贤现在也不到二十岁,但因为随父从军多年,外表还是很成熟,也比较有气质。
他和父亲李彬一样,都喜欢读书写字,所以在大明武将里,也算是个异类。
看到纪纲,他赶紧先拜见,再请其落主座。
李彬不在,纪纲也嚣张了下,果断坐主座。
上茶之后,侍女退下。
李贤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看向纪纲。
纪纲先喝了口茶,然后道:“当年丰城侯和淇国公,力荐汉王为太子。”
李贤不动声色。
“真是大错特错。”纪纲道:“谁知道汉王是狼子野心,居然敢起兵造反。”
李贤当即道:“是的呢,我父亲若知道,肯定后悔莫及。”
“还没有你父亲的消息回来?”纪纲立马问。
李贤还是没啥表情,只是摇头:“没有,父亲好像失踪了一样,听说张辅将军和陈旭将军,亦是如此。”
张辅和陈旭都是伯爵,他一个也没叫,只叫将军。
“嗨,不知交趾现在什么样了,我锦衣卫多少密探过去,都不能回呢。”纪纲边说边看着李贤。
李贤还是没啥表情,只是道:“还请朝廷诸公帮忙,李贤也很想念父亲。”
“行,我会加派人手的。”纪纲说罢,便抱拳起身。
走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有一半把握,确定李彬和朱高煦有联系。
李贤父亲失踪这么久,都没什么悲痛伤心焦急的表情,他还是太年轻啊,被纪纲一眼就看穿了。
李贤表情很平静,说到父亲失踪也是如此,那明显知道父亲没啥事。
李贤送他到门口。
快到门口时,纪纲突然停下,小声道:“最近官军又败,城中还有人到处宣扬叛军,李千户尽量不要在外乱议论,以免惹起祸端。”
李贤这次表情略有变化,然后做感激状:“多谢纪指挥使,李贤明白了。”
纪纲走后,李贤站在原地又是若有所思的表情。
纪纲这是几个意思?
看他说话的语气,似乎也想投靠汉王?
纪纲刚回到自己衙门,北镇抚司来汇报,雷铭回来了。
雷铭是河南都指挥同知,靖难中是张玉部将,张辅去打安南时,雷铭也被征调,算是张辅心腹,但张辅的兵马里,河南都司兵很少,只有雷铭带去一千多部下,等于在河南都司借个雷铭。
雷铭是交趾回来的第一人。
黄福去交趾任布政使是去年的事,差不多大半年了,才回来一个人,纪纲非常重视。
他看到雷铭时,感觉雷铭和难民乞丐似的,差点没认出来。
和雷铭聊了会,他便匆匆带着雷铭进皇城,因为怕朱棣嫌弃,不得已还带着雷铭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
朱棣听到交趾有人回来了,也是精神一震。
朱高煦起兵后,交趾好像在地图上消失了一样,一点消息都传不回,大明三十万精锐毫无音迅。
他赶紧召见雷铭。
“陛下。”雷铭哭跪在地,一五一十的述说他的经过。
当天黄福和宦官马骐到清化宣旨,旨意里对都指挥级和参将级的将领做了安排,雷铭可以回国,当时雷铭又惊又喜。
然后等上船时,他发现和自己上船的,基本都是张辅心腹,或靖难北军将领,而且多半是世子,或者是朱棣系的。
他们的船从海防港出发,到广东廉州就说没淡水了,要到廉州卫补给。
诸将都带着几个亲兵,当然也没意见。
不料刚到岸上,就被扣压。
然后。
他们所有人就在那边晒盐,成为朱高煦的盐丁。
朱棣眼前一黑,差点没一下子背过气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