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高煦到底想干什么?(加更求月票)“柳都督应该知道了,明纣王湖广大败,连京师也不敢回,太子已经带着群臣离开京师,我这才找到机会跑出来。”李贤道:“现在大势明了,还请柳都督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战火,支持汉王。”
柳升心里骂道,要真为了天下百姓,汉王就不应该起兵。
他看向陈懋,陈懋是一脸期盼,很显然早就答应投降汉王了。
“咱俩是姻亲,你要降了,我也要被连累。”柳升不满道:“咱们的家人,都被迁去北平,如何降?”
这两人的家人,是在湖广大战之前就被迁到北平,所以相当无奈。
“汉王已经派人去和明纣王谈判,用他的心腹换诸将的家人。”李默这时道:“更何况现在到处投降,投降的人多了,朱棣难不成全都杀了?这只会让部下心寒,他不会再这么干了。”
原来汉王知道这些人顾忌家属,所以决定用抓来的薛禄、金忠、刘荣、谭清等将,换柳升、陈懋,包括后面投降军将的家属。
朱高煦不在乎薛禄这些人,因为早晚还能把他们抓回来。
他在乎的是柳升、陈懋这数万兵马,还有周王。
他不能让周王离开。
柳升有点犹豫。
陈懋这时道:“你也说咱俩是联姻,我要降了,朱棣岂能不防你?伱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陈懋的意思,不管你降不降,我肯定要降了。
柳升闻言脸色涨的通红,他再次看向张全。
张全也向他点点头,意思是,张辅也希望你降。
“哎。”柳升重重拍着桌子:“信安伯父子对我柳升恩重如山,柳升岂能不听。”
总算找了个借口和台阶。
当晚众人密议了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陈懋、柳升召集诸将,宣布投降汉王。
现场一片欢呼声,官军们激动无比,柳升看着场景只能苦笑,原来大伙都想着投降呢。
宣布投降之后,两军要再次分开。
由陈懋驻守开封,柳升带两万兵马进驻彰德府。
彰德府与北平(河北)顺德、大名相邻,距离真定也不远,可以压迫朱棣在北平的兵马和布置。
散会后,柳升会带兵离开,陈懋与李默,则推着一车东西,来到周王府。
周王朱橚是老朱第五子,与朱棣同母,洪武十一年,被封为周王。
他也是老朱儿子中的异类。
朱橚好学,能词赋。
青年时期朱橚就对医药很有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
他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随后着手方剂学巨著普剂方的编著工作。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他被流放到云南。在这期间,朱橚对民间的疾苦了解增多,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李佰等编写了方便实用、“家传应效”的《袖珍方》一书。
他还组织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其中《救荒本草》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是从传统本草学中分化出来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可以说,朱橚对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明代以后,少有的医学家。
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引用了他的《救荒本草》。
如果他不是藩王的话,可能会像李时珍一下,流传史书。
两人进了府后问周王在不?里面的侍卫说周王在后院草药园里。
两人又跟着来到后院。
周王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种植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和药材,并进行观察实验,放后世就是妥妥一个科研工作领导者和参加者。
这会因为要走,他正组织人手小心的挖出这些草药,然后移植到马车的盆上。
看的出周王朱橚真的很喜欢研究草药。
看到陈懋进来,朱橚老远招手:“宁阳伯来啦,快来看看,俺这株野生平车前,长的怎么样?”
陈懋带着李默拜见周王,朱橚听到这人叫李默,一脸疑问,因为根本不认识。
“下官李默,拜见大王。”李默笑道:“大王这株平车前,长势真好,这是可以入药的吧?”
朱橚一听,顿时来劲了,也不管李默是什么人,手舞足蹈笑道:“平车前的种子可以入药,味甘,性寒。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清肝明目,用于淋病尿闭,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多咳嗽,视物昏,用来泡茶喝,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