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准备教我炒什么菜呢?”
黄昌文看着儿子驾轻就熟,十分高兴,人活一辈子,必须有一两件看家的本领,只有如此不管到了什么地方,都能生存,见儿子主动求学,柔声道:“第一次炒就炒两个简单的吧,炒个土豆丝,再炒一个西红柿鸡蛋,我先教你如何切菜。”
黄小昆得了指令,立刻去挑选土豆。
黄昌文道:“你把洋芋洗好,然后把鸡蛋调好,我去给你摘点西红柿回来。”
黄小昆很快就洗干净洋芋。
梁过来指导道:“洋芋洗好了把皮去了,看我怎么做的。”
黄小昆盯着母亲的动作,只见她刀不动,洋芋在手上飞舞,很快就把皮剥下,一圈一圈连成长线。
梁道:“做什么都是由慢到快,熟能生巧,你刚学只要把皮去掉就行,不要削得太多。”
洋芋除了供人食用,也用来做猪食,所以削掉的皮,即使削多了也没关系。
但做一件事不能因为有余地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黄小昆拿起另一把刀跟着操作,母子俩很快就把洋芋剥好,梁又教他如何把土豆切丝。
这时黄昌文却回来了,见到黄小昆有摸有样的做着,点了点头,亲手去洗西红柿。
待黄小昆切完,黄昌文一看,虽然做事认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粗的粗,细的细,摇头道:“怎么教的,这粗的炒熟细的都糊了,切菜讲究的是均匀,大小要像火柴棍一样,你看你这切的。”
黄小昆低头不语。
梁安慰道:“孩子第一次做,能做出来就不错了。”
黄昌文道:“我是老师还是你是老师,即然是我教,就必须按我的来。”
梁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又揭短道:“切,现在学会了了不起了,当初你在公社煮饭的时候,哪个不说难吃,不然也不会把你送去当兵,当了几年炊事兵,现在回来还吹起了!”
黄昌文道:“我教孩子做事,你不要多话,看我怎么切的西红柿。”
说是教,黄昌文却亲自动手,把余下的菜都切了,边道:“仔细看,记清楚了,明天你就自己整,今天就当我作示范。”
柴火大锅炒菜,猛火激攻,下油、佐料、过火、装盘,黄昌文一气喝成,十分钟不到,两个菜就出锅,又将早上的剩菜热好,一家人便开饭。
黄昌文道:“学东西重点是领悟,老师在讲,你在听,如果这个过程你都理解不了,那你过后再练万十遍都不取用,所以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课后不复习,都能考出好成绩,而有的人上课走神,下课你看他随时都报着书本的,却没有半点用,就是这个原因,你要读书我是支持的,但你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希望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梁道:“吃饭就吃饭,说这些做什么?”
“平时我忙事情,管得少,现在有空,就多讲两句。”黄昌文道:“不管你们想读书还是想做其他任何事,我都是支持的,但一个人必须认清自己,孔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做了事都反思一下,看自己走的这条路是不是对的,一但走错了,走远了,想回头就难了,所以多学点东西,对自己有好处,因为条条大路都有岔路,走错了,你还可以选择拐弯换一条。”
“但一个人如果除了读死书,别的事情都不会,那这一辈子就废了,因为年轻的时候学什么都快,上了年纪记性差理解能力差,想再学东西就晚了。”
“条条大路通北京,但走反了,即使地球是原的,你最终绕到了北京,你都老了,甚至是死了,你学得还来得及不?”
“年轻的时候多培养一点兴趣爱好,是没有错的,想耍,以后有的是时间,我在部队除了做饭养猪,我还打篮球、搞训练,去图书馆看书学技术,把退伍之后的规划都做了五种,比如转业,比如回家种地,比如搞养殖。”
“一句话,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只想着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当然凡事有主次,做事的时候抓清楚重点是什么……”
梁听他喋喋不休,说个不停,不悦道:“行了吧,就你最厉害,除了你地球都不转了,孩子这么小,成长总要一个过程,他以后自然会明白,用不着你操心,这么一大碗饭都塞不住你的嘴,要不要再给你添点?”
黄昌文见自己说的也差不多了,妻子又不高兴,就此打住,至于两个儿子能听懂多少,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都强求不得。
人世间的一切都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