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正热闹着,方志义坐着马车回来了。一进院子就见到眼前热闹的风景,也不由笑了,跑过去也抓了杨梅来吃。
以往家里每年摘了新鲜水果,去集市卖的时候都会送几篓给他家里,今年大家都忙,他都快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后来才知道,今年的水果一个没卖出去,都让小七儿给做到瓦坛子里去了。小七儿说,等大园子做起来后,这些都拿去摆盘子待客。
五味楼不是也有饭前水果点心么,到时候他们家的这些小吃只会更丰富。
为此,她指挥几兄弟将村口杂货铺里的大小瓦坛子都买光光了,还让大伯去镇上收购了不少回来。
如今库房都被这些瓦坛子堆满半屋了,原来的食粮等物都搬到杂物房去了。当然,她一点也不担心卖不出去,就怕撑不到明年水果熟时。
如果市场好,明年就在村里大肆收购,充分利用方山村的本土资源。当然,村子里种了黄梅的人家,她也是打算过两天去谈生意的。
梅子可不只有杨梅一种,做成话梅又是另一种风味,而且更容易存放。只是制作工序更麻烦罢了。
不过,赚钱哪有人嫌麻烦的?她有的是耐心。
方小福指挥吃了杨梅的姐妹们洗干净手,几个人负责晾晒杨梅,几个人负责将另一部分杨梅晾干水,以一层杨梅一层的比率装进瓦坛子去。
安排好人手后,方小福正要和三叔进堂屋去谈工作,就听见林大婶在院子外面喊林书奇他们三兄妹回家去。
方小福想起之前林小娣说的,他们家下午就要搬县城去了,因为村子里的车都出去了,他们准备走路去镇上。
“三叔,你下午可还去别处?”方小福想了想,转头问正在一旁看大家处理杨梅的人。
“下午没别的事,我会在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方志义笑眯眯地说道,“最近一堆事儿,总算有些头绪了,过来理一理。”
前些日子订做的一些器皿物件,有些已经交货了,有些还在赶制当中。
找牙婆买小厮、丫环,昨天也去看了,挑了又挑,买了二、三十个回来,根据小七儿的要求,这数量还远远不够。
还有管事、厨房里一应人员、粗使杂工都没着落。不是没人源,而是他们要求太高了。小七儿说了,宁缺勿滥。
而且小七儿曾透露过,大园子安排好后,立刻着手买田庄的事情,买了田庄肯定又要安排一大批人做事,还需要很多人源啊。
他方志义经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呢。事儿多了,总要不时理一理的。
最近他也学了小七儿的样,随身携带炭笔和自制的小本子记事。将需要做的事情都简录下来,再将每天的行程也记一遍,每天睡觉前都要理一理,免得有疏漏。
而今日,是他和小七儿约定的会议日,自然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将最近工作说完的。
“三叔,今天村里的驴车和牛车都去县城了,林大叔一家人要走路去镇上才能找到驴车去县城,不如你让小厮将他们直接送到县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