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李牧有秦军牵制,寡人若是出兵,将军之敌,必是庞暖。”“以将军观之,庞暖能挡将军否?”
剧幸自信一笑,道:“大王,昔年赵武灵王之时,臣与庞暖就相识。”
“后臣去燕为将,庞暖遁世而走,如今若与他对阵,庞暖此人,不足为虑也。”
燕王更喜,便道:“如此说来,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燕国,伐赵之战,必能全胜。”
“我王圣明!”
三人共呼一声,一礼而拜,燕王大笑,心中暗自得意,他自知秦国一直撺掇他派兵伐赵是想让燕赵矛盾更深,对此,他这个燕王也无所谓了。
只要抓住机会,反而利用秦国对赵国的牵制来让燕国获利,燕赵之间的仇恨算什么?
山东六国,彼此之间就没少了矛盾与仇恨。
“上将军,寡人以你为将,不日领兵出征。”
“诺”,剧幸应诺,心里想着,这般的好时机,一定要打出威视,让天下人看看他剧幸,也是名将之姿。
“父王,儿臣请随军,观战而学。”,燕丹一礼而拜,请求出声。
三人都是一愣,燕王看着儿子燕丹,目光中带着审视,心中暗想,此子,莫不是想趁机谋取兵权?
雁春君的目光中,有着讥讽,他也认为燕丹想趁机谋取兵权,只是,这可能吗?
燕丹似乎知道两人此时心中所想,便道:“父王,儿臣愿领监军之职,随军而学。”
他说着,又对剧幸一礼,道:“将军,战阵之时,丹可以不精,然不能不知,还望将军,以此机会,教导于丹,丹感激不尽。”
剧幸闻言,脸色倒是好看不少,刚才燕丹说想要监军之职,他就心中不喜。
所谓监军,就是有着监视,督促带兵大将的意思,这其中意思,就看各人去怎么理解。
现在燕丹表态,他心里舒服多了,便回礼道:“太子,此事得大王应允诺。”
他将自己的态度表明,可不想让大王误以为他跟太子丹有牵扯。
燕王满意剧幸的态度,目光看向燕丹,道:“你伤势未愈,能随军而行吗?”
确定儿子燕丹有些心思,燕王却没有阻止,他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觊觎兵权?
燕丹知道,此时必须小心应对,不然只怕是得不偿失,一礼后道:“父王,儿臣修武,伤势已然好转,能随军而行。”
“儿臣此次想要随军,除却想观战而学外,更有想以此举让秦国那边看到我燕国城意。”
三人闻言,又是一愣,燕丹此时继续解释道:“父王,秦燕夹攻赵国,功成以后,就必须划分利益。”
“为了在一战功成后让秦国对我燕国获取更大利益而无话可说,儿臣以为,不但儿臣要随军,雁春君也必须加入伐赵作战之中。”
雁春君闻言,目光幽深,这燕丹,打的什么主意?
燕王与剧幸,此时倒是对燕丹的解释颇为赞赏,剧幸心想,此战他有必胜把握,若想战后得到更大利益,太子丹此时未雨绸缪的想法,确实可行。
一个上将军,一个太子,一个雁春君,如此排面,到时候秦国总要给点面子吧,毕竟燕国这边,给出的诚意可谓是诚意满满。
心里这般想着,剧幸一礼后道:“大王,臣认为太子之想,可行。”
“我燕国展示了诚意,若战后秦国不愿让利,理就在我燕国。”
燕王点头,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他看向雁春君,雁春君对燕王太了解了,知道大王此时已然同意此想,便一礼拜道:“大王,臣愿往,臣不懂兵事,愿保持后勤粮草之事。”
他不知道燕丹什么目的,可心里还是防备着的,却是不能让燕丹把主动权给抢去。
闻听雁春君之言,燕丹心中大喜,他还想着如何让雁春君单领一军呢,如今雁春君自己提出来,那就不关他燕丹的事情了。
压下心中的激动,燕丹一礼后道:“父王,儿臣以为,我燕国此次伐赵之决心,当知会秦使。”
燕王眼中精光闪烁,知道儿子燕丹的意思,这是要表态,或者说,这是为了一战而胜后多要好处做出的铺垫。
“就依太子之言。”
“上将军领兵,太子随军,雁春君总管粮草,此战,我燕国必大胜。”
……
出了宫门,剧幸先道别离开,燕丹与雁春君漫步而行。
“太子殿下,此次之决,倒是出乎预料啊。”
雁春君试探起燕丹来,燕丹的这种转变,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一个头铁,整天嚷嚷着要改变燕国的燕丹不可怕,可一个能顺着大王的意思去做事的太子燕丹,就让他警惕了。
不管大王对太子燕丹有多漠视,只要燕丹有着太子名位,就是燕国正统,很多事情,他燕丹只要顺着大王,就能一步一步得到更多东西。
“为国而思,丹岂能不尽力。”,燕丹笑呵呵的,眼睛眯了眯,轻笑道:“倒是雁春君此次需要操劳了。”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雁春君,可莫要出了纰漏,不然,呵呵……”
雁春君目光幽深,皮笑肉不笑道:“这就不用太子操心了,太子可要做好监军之职,若有人发现太子拉拢军中将领,可要上禀大王。”
“这有些人啊,总是喜欢上串下跳想要谋夺权利,太子,可得心明眼亮啊。”
燕丹心中暗骂一声,他知道,雁春君接下来一定会盯着他的,等着他露出破绽,好给他燕丹狠狠一击。
两人你来我往彼此针对,最后不欢而散,回到府邸,雁春君就叫来心腹商议,想要分析出燕丹的想法,从而做出应对之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