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庐州亦是江北红巾军的属地,大宋兵败庐州即为元朝所得,想象当年的大宋盛况及十余年的兵戈生涯,大奎不禁唏嘘不已。
当夜朱守仁安排大奎便在府中住下,第二日辰时大奎方由朱守仁亲自带着去见了潘磊的家人,路上恐人见疑,大奎仍是一身青衣小帽跟随在朱守仁的轿侧到了潘府。
潘磊祖上在庐州曾是庐州的名门望族,故此家大业大。
大奎随朱守仁进了潘府不禁感叹潘磊的文武全才,因为进了大宅后再向后走,见到一处院落边上摆着兵器架及石锁铁瓜等练功所用之物。
直至到潘府厅堂见到潘夫人,大奎不禁惊叹,潘磊所描绘的潘夫人画像,真真是栩栩如生十分传神,潘夫人三十许人,仍是柳眉如画杏眼桃腮,却是个十足的美人,只见其一袭天蓝罗裙外罩比甲,走起路來盈盈若春风拂柳仪态万千。
所谓美人者,以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若是将潘夫人和自己的黄莺比起來,当是潘夫人的资色更胜一筹,这可能与黄莺好习武事有关联,黄莺一言一行皆透露出巾帼英姿,而潘夫人却是更显女儿态。
“见过朱大人,”潘夫人走到厅中向朱守仁盈盈一福。
“潘夫人勿要多礼,快快请起,”朱守仁连忙双手虚扶,待潘夫人站起身來,朱守仁才道:“來來來,潘夫人,本官此來是告诉潘夫人一声,我潘磊贤弟有了消息了,”
潘夫人闻言大喜,连忙问道:“是何消息,”
朱守仁伸手向大奎示意道:“这位是江南通政使张大奎张大人,此番张大人乔装过江便是要接夫人前往江南与潘老弟团聚的,”
大奎站在一边这才拱手为礼:“见过嫂夫人,”
潘夫人闻言不禁问道:“这位大人为何称呼奴家嫂夫人,”
大奎当下信口开河道:“在江南时本官与潘磊潘大哥义结金兰成为兄弟,自然要称呼您一声嫂夫人,临行时潘大哥给本官看了嫂夫人的画像,并交给我一件信物,”
潘夫人不禁问道:“是何信物,”
大奎惭愧道:“那是一支金簪,可惜过江时走的仓促,却掉到了江里,”
潘夫人闻言轻轻一笑道:“我夫君临行时嘱托我,若无他的亲笔书信断不可轻信他人,你既无书信也无信物,却叫奴家如何信你,”
大奎闻言不由得一瘪:‘是啊,自己既沒有书信也沒有信物,人家怎么会平白无故的相信自己,’自己的官服佩剑腰牌连同天蚕宝甲等物皆在江北太平府,如此却该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
大奎正在为难时,朱守仁却是笑道:“潘夫人大可不必如此小心,如今江防甚严,想张大人过江却不是一帆风顺,信物丢了也属正常,”
潘夫人仍是轻轻一笑道:“此事且先放到一边,二位大人即到寒舍请先宽坐,奴家去吩咐下人备办茶点,请稍待,”说着竟自转身离去。
大奎与朱守仁不禁相视傻眼,对于大奎的身份朱守仁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当年大奎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之时,朱守仁便听说过,更听人描述过大奎的样子,如今见到大奎的真人,朱守仁更是深信不疑。
因为大奎身具两大特点:一,长相憨厚十足的乡下人模样,二,武艺高强万夫莫敌,这长相憨厚便不用说了,如今大奎就在身前,如果不明身份还真会以为大奎是个下人,能孤身一人在五百军兵的护卫中斩了哈鲁赤的首级,这武功自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如今这潘夫人竟是如此小心谨慎,看样子却不相信大奎是从潘磊身边來的,不光大奎头疼连朱守仁也是一筹莫展,若是潘夫人不走恐怕大奎也不能一时便走。
潘夫人命人上了茶点果品,便陪坐在正堂。
大奎与朱守仁互相望了一眼,大奎便对潘夫人直言劝道:“夫人,实不相瞒,本官确是大明江南通政使,如今大势已定,吴王不日便会举兵北伐,这庐州便是是非之地,夫人还是跟本官过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