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笑把昌林交给大嫂,转身跑回堂屋,搬出了喜钱。
管氏喜的给一群小子一人抓了一大把铜钱。
隔壁的七太奶也被严妈妈扶着,一个个给村里报喜的小子发喜钱。
县试,都是在户帖所在地考试的,由本县的知县主持。
发案时,过了覆试的本县学子们,一般都会在榜下看自己的成绩。
所以如同道试(院试)取中秀才那样,有许多人专门看榜下乡报喜的不多。
如沈家村离县城近,他们自己村里去看榜的就有一半多,见到贴榜之后的成绩,一个个如同小旋风跑回来报喜。
外人,县城的闲人们,都没机会抢到他们头里来报喜,索性他们就不来了。
这会儿,领喜钱报喜的,都是村里的半大小子们。
当然,还有刚到的县衙专门来贺喜报喜的衙役。
吹吹打打正热闹时,就见沈志他们赶着骡车回来。
沈曜和沈茂成为了大家注目的焦点,族老村民们都围着他们说话。
程怀谦来到沈笑身侧,道:“茂小叔县试第二名,曜哥儿第八名。
今年取中的学子们,年轻的有很多。
案首是位十二岁的少年郎。”
沈笑:“这么小,肯定有人说酸话。”
“嗯,有是有,不过你不是说林县尊把每场试卷都滕出一份,贴了出来吗?”程怀谦笑道:“不服气,就答出更好的答卷呗。”
“这倒也是。”沈笑点头,两正悄悄说话,就听到有人问中午办不办喜宴,他们好准备准备。
“等他们何时中了秀才,何时再办。”福太爷大声道:“不过,今天我们沈家两子取中前十,族里决定,每家可到粉条作坊领一斤粉条。”
“现在就能领?”
“对,忠大哥,你得把帐给他们记上。”沈村长高兴的很。
沈忠管着作坊的帐目,他拿出钥匙应道:“都和我来作坊吧。
大成,大勇,你们几个来帮忙。”
“来了。”沈家几个汉子也跟上他。
“那我去领。”
“福太爷大气。”
“走,沾喜气儿去。”
村民们就跟着沈忠一行人,往族学后面的作坊去了。
没有喜宴,村民也很高兴,有免费的粉条吃。
领了喜钱,又白得一份粉条的衙役鼓手也很高兴。
随着聚集在两家门前的人散去领粉条,沈笑和沈大伯耳语几句。
沈大伯就向几位正在寒喧的村老们走去,“各位长辈,老八,我想趁着大家今天都在,把那二百亩荒地买了。”
“好,我现在陪你去找里长。”沈村长第一个答应。
福太爷笑着看向陈赵卢三家族长,“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沈笑就见赵族长脸色微红,陈爷爷应道:“那恭喜伯文了,置产是大事,赶紧去吧。”
卢族长也道:“二郎的骡车还没有进家,正好调个头就行。”
福太爷问赵族长,“老赵啊,你有……”
“置产大事,越早越好,我就不耽误你们了。”赵族长说完,拱了一圈手离开。
另两位族长也都告辞离去,福太爷乐的哼了一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