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点点头,从小到大,七两还没有离开过家这么久,他每天都做梦,小丫头在偌大的京城迷路了。
正在胡思乱想间,沈松拍拍他的肩,“来了。”
沈志一看湖面有打着火把的船行来,高兴的都忘了点起自己家带来的火把。
好在,沈家兄弟们都靠谱,已然点起了手中的火把,几个人举起在空中画圈儿。
船上,顾道长借过船工的火把,也画圈儿回应。
不消片刻,船行至岸边,沈志他们已经爬到了堤岸处。
顾道长请管事的吩咐靠岸,这一处水速慢也平稳,船一停靠,架起宽宽的舢板后,船工们在火把的照耀之下,将一袋袋粮食堆到岸边。
沈远让沈宝记着数,其他们人则是一言不发的,将粮食装车。
别看他们来的人多,但是车不多的情况下,当第一批粮食卸到沈十九那个院子时,人家运粮的船已经卸完货,直接返航了。
沈宝稀罕的摸着粮袋傻笑,家里小麦交人丁税时卖了一些,再去城里买杂粮时,户主只能凭户帖买回一斗,还贵的要命。
“道长,这里都是高粱小米?比咱们县城贵多少?”他不由问道。
顾道长坐在粮袋上,笑道:“一样的价钱。”
他们托人三百文买一石,当然不可能按三百文价格算,能用粮食结算工钱,对七两来说,省了几十两银子。
而对村民来说,他们买到了粮食,用新麦子磨面,哪怕是连糠带皮一起吃了,那也是心疼的。
“也是四百文吗?”沈宝问道。
顾道长心下一凛:“去壳的吗?”
“带壳的。”沈宝点头道:“大米和面粉粮店卖五百九十文一石了,他们下来收麦时却只给三十二文一斗,有的甚至还按开始的三十文一斗收。
早先二十多文卖一斗的,都觉得亏死了。
现在,各家都舍不得吃黑面了,都是可着地里的菜和加了麸皮的面吃。
可没有几家上县里的粮店去买粮卖粮。”
顾道长问道:“县尊那儿呢?”
沈宝一怔,他挠挠头道:“县尊在新开的粮薯市集上,每石米五百八十文,每石小米按四百文卖,都是脱壳的好米,说是和京城一个价。
听说,有人到京里,告了县尊,说他与民争利什么的。”
顾道长沉默不语,却也明白,县尊这是在帮百姓。
……
县衙内,高师爷揉揉眉心,道:“县尊,这几位从京里来的粮商,杂粮快要卖完了。
听意思,他们下次也想调高价位。”
新粮下来时,粮价已经涨了许多,户部行文,调控粮价。
他早早的引入粮商,他们卖的粮价始终便宜,乡民都来市集买,如今只能够支撑两三天了。
林修尧闭目,这帮缙绅,可着劲儿的往上哄抬物价。
居然还进京找御史弹劾自己,这是因为自己把小麦的收购价,调到了三十八文一石,使本地粮商三十文收不上来麦子了。
他笑了笑,道:“无妨,通州那里,我已经联系了人。”
林家做海贸,京里还是有不少打交道的朋友的。
只是,这南方的新米不入京,粮价就很难降下去。
据说,湖广一带今年丰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