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没有立刻回答荀文倩,思索了片刻后,问道:“你的经学造诣如何?”
“妾粗通文墨,不通经。”
“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讲……故事?”荀文倩愣住了,求助地看向蔡琰。
蔡琰也不知道刘协想干什么,但她在刘协身边比较久,适应了刘协的跳跃性思维,并不惊讶,示意荀文倩稍安勿躁,听着便是。
刘协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很久很久以前,太行山中有一个少年。他家世代住在山里,每天睁开眼睛,四面都是山。他很想看看山的外面是什么,却不知道哪里有路,又该怎么走。”
蔡琰明白了刘协的意思,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挑。
荀文倩也有些明白了,这个少年应该就是天子自己。
“村里有一个老人,活了几十年,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穷尽一生之力,画了一幅地图,将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写在上面,巨细靡遗。”刘协顿了顿,又道:“但是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
荀文倩的嘴角翘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得知少年想出山,他非常高兴,带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要送给少年,当作指导。你说,少年应该接受他的指导吗?”
荀文倩欠身说道:“虽说老人没有出过山,但他的经验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毕竟山外的路也是路,与村里的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若能推而广之,总比一无所有,从头摸索来得好些。”
“你说的对。”刘协挑起大拇指,又道:“少年也是这么想,接受了老人的地图,带着一些伙伴,踏上了旅途。走了没多远,他们就在山里迷路了。因为他们发现,老人的地图里有一些路与实际的道路不符,很可能是他自己没走过的。”
荀文倩皱起了眉头。“没走过的路,如何能画在地图上?”
“也许是听来的,也许是前人留下的地图,也许就是觉得应该如此。”
“这不是……”荀文倩脱口而出,话说了一半,又意识到刘协并不是简单的讲故事,而是隐喻圣贤留下的经典,连忙闭上了嘴巴。
“少年和小伙伴们产生了分歧,有的说,老人的地图没错,是他们走错了,应该重新回到起点,再走一遍。有的说,就是老人的地图错了,应该抛弃地图,自己去摸索。”
刘协看着荀文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荀文倩沉默了良久。“妾会带上地图,继续摸索。”
“朕也这么想。”刘协结束了他的故事,伸过手来。“欢迎你,同路人。”
荀文倩茫然地看着刘协,手足无措。
刘协抓住她的手,轻轻摇了摇。“携子之手,风雨同舟。”
荀文倩明白了刘协的意思,羞涩地握着刘协的手,轻轻摇了摇。
刘协的手很温暖,虽然有些粗糙,却也充满力道。
“妾之幸也,亦是荀氏之幸也。”荀文倩低声说道。
刘协握住的不仅是她的手,更是荀彧的手。
他们要探索的不仅是人生路,更是探索王道、实现王道的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