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俄籍特务(1)
赤俄,小站卡雷姆。
有人盯上了包厢?
日本人?
这是马明远首先想到的。
可是,让他着实感觉心悸的是,此地已经深入赤俄数千公里,日本人又不可能提前得到消息,在这里布置好埋伏人手。难道自己一上火车,就被日本人跟上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不,是俄国人!”
冯兴的回答让马明远微微一愣,俄国人?俄国人干嘛要鬼鬼祟祟的盯上自己?
自己一行人前往赤俄的事情,马明远不仅请容臻向赤俄领事沟通过,更透过娜塔莉亚,向她那不知名的上级汇报过。
赤俄领事的回答非常公事化,表示,只要是正常旅客的行为,赤俄作为华国的友好邻邦,是不会干涉来到赤俄客人的行动。
倒是娜塔莉亚那边的反馈非常热情,娜塔莉亚表示,她在俄国的朋友欢迎马明远一行,但是提出了几个疑问,希望马明远在方便的情况下,能够帮忙解惑。
无论娜塔莉亚背后是赤军的总参谋部情报局,还是赤俄的格别乌,他们希望知道些什么,马明远都大致能猜出来。
所以,马明远了整整一夜时间,汲取前世关于“中村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分析文章,从中村震太郎其人开始写,点出此人长期潜伏在赤俄远东地区,只会俄语和日语,并不会中文和蒙文。由此推断,如果中村在中国境内失踪,其背负的使命会是什么。
然后写到日本人借助“中村事件”大造舆论的目的,以及从《华盛顿条约》、《九国公约》,到日本内阁受经济影响,大幅削减军费后,日本军队中下层军官对内阁的不满,乃至于蠢蠢欲动,成立如“樱会”、“一夕会”等组织。再到“巴登巴登密约”为起点,日本军官团内部的j国主义思潮。
接下来,他又开始回忆近半年以来,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地区频频演习,以及关东军参谋团频频进行的“北满参谋旅行”,和日本新近从国内偷偷运到东北的240毫米巨炮。
一桩桩,一件件,如果单独来看,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军事情报,但被汇总到一起,稍加分析,就会得出让人害怕的结论。
至今马明远还记得,当娜塔莉亚得到这份情报时,那种古怪的目光。
没错,是古怪。
这份报告虽然庞杂,但其中很多信息,马明远这个层级,根本不可能了解到!甚至说,布拉格洋行女业务经理相信,这份情报上90%的东西,整个华国都没几个人知道。这已经超脱了普通军事情报范畴,属于战略情报汇总了。
这个家伙是怎么搞到?
但疑惑归疑惑,作为行规,娜塔莉亚绝对不可以打听对方的情报来源。是以,女业务经理只是将报告带走,具体如何判断,要等她背后的人物来作出。
马明远相信,凭借这份报告,不仅他的赤俄之行会比较顺利,甚至之前对娜塔莉亚狮子大张口,提出的那些合作条件,对方也会重新进行评估。
马明远至今还觉得可惜,之前实在太过弱小,没有财力和实力,否则,凭借手上一两百万美元,1929年完全可以跑去美利坚,靠着做空股票和银行期货,从那场股灾中狠狠捞一笔,多了不说,定个小目标,一个亿是没问题的,注意,是美元!
摇摇脑袋,现在想这些有得没得都是扯淡,马明远将自己拉回来,对冯兴点点头,当先下了火车。
列车还没有开车迹象,虽然已经天色擦黑,车站上依旧是人流涌动,热闹的好像一个小市集。
附近的赤俄老百姓大约都知道了消息,此时赶来的人越来越多,除了贩卖吃喝的,还有人兜售各种俄国货,从实用的烟草、伏特加到生活用品,甚至,马明远还看到了有人在卖俄国套娃。
虽说此时的俄国还是赤色经济政策,正在进行五年计划,从法律上说,对这种自由贩卖的行为是要严厉打击。
可是这些赤俄老百姓都是乡里乡亲,平日里也没少靠车站吃饭,加之卡雷姆不过是乡村小站,没什么正经警员,更不要说格别乌这类凶神存在,连赤俄站长都不管,谁又会去吃饱了撑的管这些闲事。
走在人流之中,马明远有种过来前,回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华国乡村集贸市场的感觉,还真是让他有些感慨。
可惜他的目的不是来抒发思乡之情。
马明远来到一个小吃摊子前,坐下来,要了一块列巴,一盘红肠,一碗红菜汤,一盘酸黄瓜,蘸着红菜汤开始品尝列巴。
冯兴坐在他身旁,一边吃,一边悄声道:
“九点钟方向,那个黄毛,穿棕色夹克的家伙,就是一个,十点钟方向,带着鸭嘴帽,一身灰蓝色工装,身材高大的,是第二个,十二点钟方向,白色卡其布裙子的女人,是第三个,另外,应该还有两个,留在了车厢附近。”
马明远在吃东西时候,装作不经意的,用余光飞快扫过去,果然找到了三个偷偷瞄过来的俄国人,动作幅度较大,看着不像是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
“怎么发现的?”
“刚刚陈长官下车,去火车头了解情况,就是这三个家伙在跟。陈长官离开后,那个女的还凑过去,和修理工搭讪,估计是在套话,想知道陈长官问了什么。”
马明远微微点头。
冯兴下一句话,让他眼前一亮:
“少爷,那个工装服身份不简单,他是车站的,应该是个搬运工什么的。我看他出入车站二层非常随意。”
车站工作人员!
马明远心思转动,立刻想到了这次诡异的停留,难不成……
想到这里,将手里食物几口吃完,马明远扔下两张卢布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