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迩摆了摆手,说道:“老傅的‘高见’先不说,长龄、景桓,说说你俩的意见。”
张龟沉吟稍顷,回答说道:“明公,龟窃以为,唐使君上书中所言之‘兵发朔方,南取上郡’,应是可行!”
“哦?你具体说说,怎么个‘应是可行’?”
张龟说道:“其实唐使君在这道上书中,已经分析得很明白清楚了。
“形势而言,现下贺浑邪起兵於徐,此是氐秦外有兵患,合计十余万户、数十万口的慕容鲜卑、匈奴、北地杂夷等胡被蒲茂强迫迁入关中,势必会造成关中民间的不稳,此是氐秦内有民患,也就是说,氐秦现在是内外皆有患,那么这对我定西来说,的确是一个出兵的良机。
“军事而言,上郡离朔方近,离关中腹地远,且上郡境内多漠、野,少山、川,这两点结合,就有利於我朔方的步骑急进奇袭;而上郡之伪太守杨满,现又不在上郡,此亦有利於我也!
“打下之后的守御而言,也像唐使君分析的那样,并不是很困难。
“是以,龟愚见,唐使君此议可以行之。”
莘迩问黄荣,说道:“景桓,你以为呢?”
黄荣深沉多思,早在知道莘迩今天只召他、张龟、傅乔三人来见的时候,他就存了疑惑,随之,在看完了唐艾的上书,确定了莘迩今天召他们来,是为了议论军事后,他更是疑心,想那傅乔对军事一窍不通,莘迩为何却把他召来?而不召本应召的羊髦?他隐约感觉到了一些什么,但一下子没有想通透。借着张龟回话的这空当,他再三落目哀怨坐榻的傅乔,细细思索,猛然如茅塞顿开,一下子猜出了莘迩今天为何会召傅乔来参加军议的缘故。
他心道:“方下王城舆论,朝野臣、士中不乏畏秦如虎者,乃至有人因为担心引火烧身,害怕会引来秦虏的大规模反击报复,而与日前进言朝中,称说时下已经不宜再管南阳那边的战事,唐艾在秦州,攻扰天水近有一月,我朝对桓荆州,也算是仁至义尽,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目前到了抽身於外的时候了,建议朝廷,应该立即传令唐艾,命他从天水撤军。
“舆论如此,却唐千里於这时,上书明公、上书朝廷,建言兵出朔方,南取上郡,可以想见,这件事情一旦被那些畏秦如虎的朝臣、士人们得知后,他们肯定是会极力反对的。
“我观明公态度,对唐艾此议,似有采纳之意,明公决策下来,那些朝臣、士人们就算不敢明着与明公对着干,但背后的腹诽、非议,恐怕却会不少。非议固然不能阻明公用兵,然亦不可纵之,不然,势将会不利我定西朝野之安也!傅乔是我定西清谈的领袖,颇得些朝野臣、士的崇仰,明公召他参与今天的议事,如我所料不差,应该就是为了解决‘非议’这块儿。
“……,明公召傅乔来的原因,必是此个。却还有一点疑惑,涉及军事,明公今日为何不召羊髦?”
一时想不明白,也就算了。
听到莘迩的点名提问,黄荣止住思考,赶忙应声,说道:“明公,荣的意见与张公一样,也认为唐使君此议,可以行之!”顿了下,却也不看傅乔,说道,“唯是有一点,不可不虑。”
“哪一点?”
“便是於今朝野臣、士,稍有畏秦如虎者,明公知道的,就在前几天,甚至还有人进言朝中,建议从天水撤兵,这么个背景下,唐使君此议,下官担心,或会激起彼辈之反对、非议啊。”
莘迩颔首,说道:“千里此议,确然可行,不过景桓,你的担心也很有道理。说实话,我也有此忧。那么景桓,你对此可有解决之法?”
“解决之法,近在眼前。”
“哦?”
黄荣顾对傅乔,笑道:“傅公,你先把你的非议说来给明公听他吧?”
先是崔瀚、继而用兵上郡,在这两件事,傅乔的观点都是与黄荣、张龟,还有莘迩相悖的,他这会儿的心思颇乱,一时没反应过来,随便接口,说道:“好,好。”话方出口,反应过来了,慌忙又说道,“黄公,你勿要戏弄下官!我哪里有什么‘非议’?”
“对唐使君建言用兵上郡此事,傅公,你是怎么看的?”
“……下官的浅见,已经禀给明公了。”
“你一定是不以为然的,对不对?”
当前局势,定西是应该对蒲秦改而采取完全的守势,还是应该如往昔一样,防御的同时,抓住任何可用的有利时机,大胆施行局部的进攻?当此氐秦兵威几乎盛到极点的关头,这一守、一攻的选择,还是那话,实在是关系到了定西日后的前途,往大里说,关系到了定西的国运。
傅乔的意见,他虽已经大体向莘迩表达过了,并且张龟、黄荣赞同唐艾此个提议的表态,傅乔也听到了耳中,及莘迩像是也赞同唐艾此议的意思,他也看出了端倪,但为了定西的命运,傅乔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一咬牙,再度说道:“唐使君此议,诚然高明,下官岂会不以为然?但是明公,下官仍还是以为,‘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此下官之陋见,当否,敢请明公斟酌。”
莘迩叹道:“老傅,今日一会,我对你刮目相看。”
“啊?”
“你爱士、忠国,更难得是,还有勇气。很好啊,老傅,这样我放心把重任委托给你了!”
傅乔迷茫说道:“敢问明公,什么重任?”
“景桓适才所言‘解决之法,近在眼前’八字,老傅,你没有听到么?”
“下官听到了。”
“我交给你的重任就是‘解决’王城士流可能会出现的反对千里此议之声。”
“啊?”
莘迩笑道:“当然了,老傅,舆论也是个战场,我不会让你赤手空拳的上战场,去解决此事。”点了点案上右侧最上页写着“持久论”三字的那叠纸,说道,“此论我久欲写之,今虽才落笔,而全文我已有腹稿矣!明天我上书请朝中批允千里此议,檄令张韶即日南下,取上郡以后,会抽出几天的时间,尽快把之写成。这,就是我送给你用来打此一仗的刀甲兵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