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们的儿童时期,拿到一样东西,比如说一个遥控汽车,首先要做的,不是好好玩耍它,而是把它拆解,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会跳出来,阻止我们这样做,他们以为这样是帮助我们维持看似正确的秩序,但不知道这样其实是阻止了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我们被迫接受他们的秩序,却再也没有探索世界的欲望,于是,多数人就只能成为顺从这个世界的普通人。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总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制定的规则,比如说,画画的时候,先画一条地平线,把上下分开,其实那个时期的孩子,哪里懂的地平线是什么。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把孩子都塑造成了千篇一律的适应这个世界的模型,却忽视了孩子身上最宝贵的一部分,那就是个性,而这不应该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应当是尊重个性并发展个性的。《爱与自由》教会我们,应当尊重孩子内在的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不同。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
但这并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孩子才能培养出来,只要父母给孩子爱与自由,哪怕父母目不识丁,他的孩子都有可能成长为非常优秀的人才。父母的职责就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温暖的环境。但是至于孩子如何去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不要过多地干预。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把一些东西放进嘴里,觉得不干净,也不安全,但其实家长不知道,在孩子一岁之前,嘴巴是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唯一的根据,孩子其实都有一套自己的感知与防御系统,他们专注的感受这个世界,只要不被打扰,一般来说,孩子不会受到什么伤害,家长大可不必担心。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周边的环境卫生,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
如果妈妈总是处于焦虑,会给孩子一种感觉,去探索世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会受制于家长,但这等于扼杀孩子的精神生命。你控制他,他会觉得痛苦,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
在亲子教育之中,爱与自由,缺一不可。如果孩子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那么他一开始就能做自己,最终他能够成为自我实现者。
我们要明白,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而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养育一个小朋友的过程是奇妙的,从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到现在牙牙学语的“鬼灵精”,也许是工作比较忙,臭诗不太在我眼前的缘故,总感觉她的成长特别快。一眨眼,我的一姑娘马不停蹄的就长大了。#人类幼崽#
转眼臭诗就已经一周岁了,总想送她一点什么。作为一个大学老师,陆诗诗想送的礼物自然不能太过俗气,刚好最近自己在看这一本书,《爱与自由》,于是把观后感写下来,作为送给臭诗的一周岁生日礼物,陆诗诗甚至决定,以后每年写一封,等到孩子成年,作为成人礼送给她,作为一生的指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