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安平君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后,七国征战数代,风云幻化。民不聊生,盗寇蜂起。
韩国,七雄之一,自三家分晋后,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
特别是西面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势日盛,国内军力之雄,冠绝域内,其余六国无一可与其抗衡。
只待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现,解决秦国国内的矛盾,然后出兵征讨六国,操持乾坤,天下归一。
而这个强有力的人物出现后,只怕韩国就是首当其冲,面临倾覆之危。
而偏偏韩国积贫积弱,大将军姬无夜独揽朝政,相国张开地顽固守旧。
暗潮涌流下,这弱小的韩国,能在这乱世中存活多久,只怕没有一个韩国人敢去想象。
……
韩国、新郑,安平君府邸。
安平君是当今韩王安三弟,他的府邸位于韩王宫西侧,占地广袤,院落林立,周围以厚厚的高墙包围,高墙内有一队队卫士拱卫。
在安平君府邸的一处空旷地带中,身材略显肥胖,一身华服,面上因沉迷酒色而颇显苍白的安平君正坐在一张椅子上,拿着酒杯,拥着美人,饶有兴趣的看着下方两个食客缠斗。
当今时代诸侯割据,互相征伐,逐鹿中原,有志之士竞相招揽奇人异士,勇武悍猛之辈。
安平君没有逐鹿天下的兴趣,更没有那个本事,只是喜好看人比斗,再加上一些虚荣心,因此麾下倒是招揽了不少有着奇特本事的食客。
只是安平君本身就不是什么有着雄才大略的英明人物,加之眼光低劣,待人处世手段寻常,因此手下多是滥竽充数之辈。
招式里古哨,看起来倒是有模有样,至于具体有多少本事,只怕也唯有当事人清楚。
此时,下方一平台上,有两个男子正各持武器,展开激斗。
这两名汉子皆穿青衣,其中一男子身材魁梧,眼神坚定,手持一柄长剑,出招大气磅礴,却又不乏轻灵小巧的招式。
另一名汉子却是有着巨塔般的身材,手臂肌肉如同小山一般垒起,手持一柄巨大的铁锤,舞起来虎虎生风,只是看着就让人心惊肉跳。
这两名汉子,持长剑的唤作吴平,是三日前进入安平君府邸的剑客。
这位剑客当真是了不得,三天时间,一共交手二十五场,无一场败绩,且每一次的赢得干净利落,漂亮无比。
安平君大喜,这三天里给吴平的赏金,只怕比一些食客年三年都要多,暗中惹得不少人咬牙切齿,嫉恨不已。
至于另一位使大锤的壮汉,则是唤作邹猛,乃是安平府邸此前最厉害的食客,力大无穷,擅使铁锤。所有的食客中,从来没有人能在他的大锤之下,坚持二十个呼吸。
一方面是邹猛的确了得,是安平君食客里少有的几个有真本事的人,若非当初安平君对他有大恩。邹猛是绝不会甘心待在安平府,混吃等死。
至于另一方面,就是这比斗的平台虽不算小,却也不大,面对那舞的虎虎生风的铁锤,不好躲避,大多数时候只能硬抗。
正所谓一力降十会,更何况邹猛的技巧本身也很不错。所以在安平君府邸内,从无敌手,一派独孤求败的景象。
可在近日,邹猛也就遇到了对手。
这个唤作“吴平”的家伙,剑法、身法都颇为不凡,竟能和他过上数十招,而丝毫不落下风。
邹猛心头暗自叹息一声,有如此本事的人,若真是成为了安平君府的食客,只怕是明珠暗投。除了给安平君取乐之外,那一身卓绝的武功,便再也没有半点用处。
不过好久未曾遇到这种能和自己过招的对手了,邹猛心中也颇为兴奋,他手臂擎天高举,大锤朝天,咆哮一声:“小心了。”
“呼”的一声,一锤砸下,空气如潮水般向四下激荡,更是响起一阵鬼哭狼嚎的呼啸声。
“扬天一锤!”安平君双眸睁大,死死的盯着邹猛。
邹猛这一招算是他的杀手锏,自安平君将他招募后,包括今天,一共也就使了三次。而每一次,都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吴平面上没有掀起半点波澜,平静如一江春水,让邹猛心中忽的生出一股不妙的预感。
唰!
电光火石之间,吴平已刺出一剑。
这一剑并不凌厉,并不狠辣,只是剑势甚奇,剑尖划成大大小小的一个个圈子,如同湖面上的涟漪。
而当剑尖与铁锤交击时,邹猛竟感觉轻飘飘的不受力,好似一锤砸在了中一样,险些让他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紧接着那吴平手腕一抖,剑尖又划了半个圈。邹猛户口一阵,就感觉再也握不住,铁锤脱手而飞,引起台下一片尖叫,最终铁锤砸在不远处的水池中,溅起好大一捧水。
而吴平的剑,也亦刺到邹猛咽喉处。
胜负已分!
安平君身边的侍者见状高呼道:“吴平胜。”
吴平收起了剑,向邹猛抱了抱拳。邹猛摸了摸脖子,苦笑一声。
安平君在侍者耳边说了几句,那侍者又呼道:“剑客吴平,剑法绝伦,赏金三十。”
吴平单膝跪地,恭敬道:“吴平谢赏。”
台下食客一阵耸动,人人脸上都露出了羡慕嫉妒的神色。
安平君挪动肥胖的身躯,走了下来,露出自以为“亲和”的笑容,道:“吴平你的剑术超绝,可愿成为本君的贴身护卫。”
众门客又是一阵艳羡,成为了安平君的贴身护卫,身价倍增,而且可能随时见到韩国高层,便有可能遇到新的机遇。
安平君的贴身护卫并不多,每个贴身护卫都是精挑细选,非但要武艺超绝,还需要祖上数代身份清白,并且有其他贴身护卫的举荐才行。
而这一次,安平君打破诸般规矩,亲自将吴平提为贴身护卫,足见对其的重视。
吴平抱拳道:“君令所在,不敢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