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完了三个方向,于禁对琅琊郡的形势下了断论。
“未来一段时间内,我等若是攻下琅琊,只需提放东北面的北海孔融!”
言罢,他就望向王政,等对方发言。
分析形势可以由他于禁这个下属代劳,但是做出战略决定却只能是宣之于王政之口。
很显然,对如何攻琅琊乃至徐州,王政是早有计划的。
“攻下琅琊后,立刻马不停蹄,直取彭城!”
王政在徐州地图的最西面重重一点。
彭城,与雁门关,潼关,襄阳,汉中,山海关,并列中华自古以来六大雄关。
所谓“南国重镇,北门锁钥”。
有句话叫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
这是古代中原东部的军事重镇,水陆交通要冲,可谓三州交接之处,兵家必争之地。
与临淄相同,彭城同样有十几米的高墙和宽阔的护城河。
与临淄不同的是,彭城这样的天下雄关,本身就已是极致的“易守难攻”!
徐州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地带,但恰恰是在彭城周围,却被高山峻岭河流川息环抱起来。
这在一马平川的黄淮平原上便成了绝佳的防守堡垒。
当然,历史上彭城也曾多次被人攻破,在金身不破这块不如襄阳那么战绩彪炳。
但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失败,恰恰是守城方主动出击所导致的城破。
比如昔年楚汉相,刘邦与项羽在此激战,刘邦便是主动出击
那还可以理解,最起码那会汉军人多。
但最近一次彭城的告破,陶谦对曹操时也玩主动出击,主动放弃自家彭城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这就让当世和后世人都表示看不懂了。
彭城对于徐州的意义,就好比剑阁之于蜀川,襄阳之于荆州。
王政甚至已经想好了拿下后的守城人选,骑砍系统官方认证的天赋加上这等雄关地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
他就可以放心地在徐州内部整肃了。
而且彭城的意义不仅仅是军事上,经济上也同样重要。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有“五省通衢”之称。
泗水、沂水等河流以及京杭大运河都流经这里,
商旅频繁,无论带来的税收还是经济获利,亦不是一般城池可比。
“所以,各位明白了咱们图谋徐州的重点了吗?”
王政详细介绍,于禁在旁补充,这般说了大半个时辰后,王政在地图上点了点琅琊郡,又点了点彭城,最后点了点天军如今所在郓亭的位置,方才施施然坐回了主位。
该说的都说了,王政觉得是时候考验一下自己的将领们了。
事实上,情报已经说明到这个地步,任何一个合格的指挥官,都能想出差不多的决策。而王政提拔的这些将领,除了吴胜等几个最初的发笑外,无论于禁潘璋还是张饶陈皎,或是正规军的都尉,或是一方首脑,军事素养高低不论,最起码都有。
“我等攻取琅琊后,先佯攻东海,围而不攻,吸引彭城官军前来救援。”
“一旦彭城的守军出来,立即将他们消灭,然后或强攻或假扮官军剿匪归来,骗开雄关大门。”徐方沉吟片刻,第一个开口:
“只要将彭城掌握在手里,咱们就可以不用担心西面的几方势力插手,转头从容收拾徐州剩余三郡!”
望着徐方一脸自信的表情,王政赞许地点了点头。
或许还有细节需要完善,但就整体而言,已经跟他所想的差不多了。
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王政离开临淄近一个月了,这座城市却还是没有迎来新的统治者。
望族士绅们各家人才不少,在民生政务上倒还能应付,但是没有足够的军队,却让所有人都有些惶惶不安。
此时的颜府。
养气功夫甚佳的颜楚,对着手里的一堆竹简,难得地眉头紧皱。
这是天军离开临淄后,各家望族动用大量人力派去赵县调查后的汇总。
摆在一旁的,还有颜家自家力量独自调查的结果。
两份来自不同渠道的调查,显示出的王政生平经历、包括最后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
那就是,王政祖上八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王政本人也是。一直到起兵之前,他甚至就没出过赵县境内!
至于对方当年参加青州黄巾作乱时的足迹,却是暂时尚未得知。
但在颜伏看来,那已经不重要了。
有的东西,是只有出身才能决定的!
但是,望着所有消息上的字迹,颜伏一脸的不可置信。
想起对方起事以来的种种表现,以及那神秘的几百骑兵队伍。颜楚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这怎么可能?
说不通啊!
这时,颜楚正好走了进来。
“这情报是谁负责调查的?”
颜伏望向儿子,冷哼一声,突然问道。
“赵临。”
“哼。”颜伏一挥衣袖,气恼的道:“你当家这几年,这些人是越来越敷衍了啊。”
“老夫还没老眼昏到看不准人的地步!真要是一个没出过县城的乡民,未曾游离四方,得名师教导,怎么可能培养出这副气度、眼界和做派?”
“难道你要告诉我,是对方当年在一群乱民到处乞食的时候所得?”
“还有,对方到底有没在当年那群黄巾贼的乱军中,目前都不知真假!”
“分明是没有用心查!”
“父亲息怒。”颜楚赶紧劝了几句,同时表态道:“我收到情报的时候也觉得很矛盾。但这情报,已经是他们反复核实过的,不可能有假啊。”
“不可能!”
颜伏断然否定了情报的真实性,不容置疑的道:“告诉他们,重新查!王政他们虽然离开了,但老夫有预感,这事还未必算完!他很有可能还会回临淄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定要把这竖子的真正根脚查出来!”
今天有点事,刚赶着写完,没来得及修饰,明天修饰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