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
黄是荆州大姓,随便都能数出不少名人,如黄祖,黄盖,黄忠,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在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姓已经大批播迁到湖北地区,逐渐形成江陵、江夏等八个黄氏郡望。
但同样一个“黄”字,有的人是世家,如江夏黄氏,代表人物黄琬,曾祖父是尚书令黄香、祖父是太尉黄琼。
有的人是寒门,起码也算祖上阔过,如南阳黄氏,代表人物黄盖,老祖宗黄子廉做过南阳太守,哪怕生活艰难贫寒,一出道便能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
黄忠的祖上是谁?不知道,查无其载。
那就不用问了,肯定是泥腿子么!
这便是黄忠前半辈子为何默默无名的真正原因!
他的出身太低了,寒门都算不上!
而作为宗室后裔、当世名士、八骏之一的刘表,也认同了这个观点,更立刻便后悔起来,不该一时冲动啊,给黄忠一个这么高的官啊。
后面一番思忖,刘表又暗自庆幸起来,不幸之中的万幸,如今这中郎将也不算很金贵了。
在两汉的传统军制里,中郎将其实是个很高的官衔,在将军之下,却在校尉之上,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
当然,到了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而如今的东汉末年呢?
其实含金量也少了很多了。
这其实也是非常好理解的。
和平时期,战事比较少,大家都是熬资历熬出来的,官职就那么几个,得到的人寥寥无几。
然而黄巾起义爆发后,由于持续不断的军事活动的需要,原本经常受差遣征伐平叛的中郎将,自然得到了大量的授予,广泛的参与到军事活动之中。
这其中,董卓率先开了个坏头,把“中郎将”不要钱”般的漫天乱洒。
《后汉书.董卓传》载:
“(董卓)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
董卓为了抵御关东诸侯联军对其的讨伐,设置了大量的中郎将布在诸县以御敌,当时中郎将数量之多可想而知。在此之后,各个势力也纷纷大量认命自己的部下为中郎将来领兵,以适应这一时期连绵不断的军事活动的需要,这使得中郎将在这一时期快速的散阶化。
正是由于董卓这位有举荐之恩的故人已提前做了表率,刘表后悔之后,便下了一个决定。
命黄忠和刘磐一起驻军长沙攸县。
名义上自然是黄忠这个中郎将为主,刘磐这个校尉为辅,可实际上呢?
刘磐可是刘表的从子啊,黄忠能命令他么,敢命令他么?
这任命一出,仿佛一盆冷水直浇黄忠头顶。
他又不傻,岂能看不出刘表这份任命的背后用意,原本的一腔热血,雄心壮志登时化为乌有。
在原本的历史上,受到任命后的黄忠也是乖乖地随着刘磐一同去了攸县,所幸刘磐这人倒算是好相处,加上其亦是武人,对黄忠也算是敬重,未曾给什么小鞋穿,驻守不久后,黄忠也识趣,主动申请转为了典农中郎将,直接放弃了兵权。
这也是为什么太史慈能那么轻易地将刘磐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原因!
因为此时的黄忠虽在攸县,却根本不管武事,否则不论成败,太史慈和黄忠若是交手,岂会毫无记载?
(《太史慈传》: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策于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
原本的历史上,当时的天下诸侯皆和刘表一样乃是世家出身,甚至相对来说,刘表还属于能力、名声都比较出众的那一拨了。
既然刘表都有门第之见,明明知道黄忠的能力都不予重用,黄忠自然觉得其他诸侯更没什么可能。
这一世,王政的横空出世,却让在攸县徒费光阴的黄忠看到了希望。
王政黄巾贼寇的身份,在其他名将名士眼里,是一个大大的负分项,在黄忠这里自然不是。
他本也是三国所有名将里,少数既没和黄巾贼寇交过手,也不是靠着打黄巾贼上位成名的寥寥数人之一。
我是草芥,你是贼寇,谁瞧不起谁呢。
而在王政的势力越来越大,更成为徐州之主时,黄忠终于下定决心了。
他做出了这一辈子唯一一次,也是最大一次的冒险。
放弃中郎将的虚衔,离开故土家乡,去千里之外一个素未谋面的少年那里
寻一个机会!
搏一个出身!
注:本章关于黄忠的出身,乃根据记载推测而来,并非史载。
不过我认为很合理。
只有出身才能让黄忠这样的虎将蹉跎岁月,要到年约五旬后,才为世人所知
而为什么太史慈打刘磐打的那么轻松,几乎一击而溃,也让作者认为当时不管是什么原因,黄忠应该是没有参战。
否则以六十岁黄忠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太史慈再猛,也不可能打个正值壮年的黄忠,赢的毫无水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