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去打合肥,就要集中全部的力量,务求做到一击必中,但是龙舒又必须安排一定人马防守程普军以及可能出现的荆州军。
这方面黄忠和刘晔已达成了共识,如果是为了攻取皖城,那么龙舒不容有失,可要是战略目标换成了合肥,战略上的重要性却没那么大了。
但是不重要却也不可能轻易还给敌人,按刘晔的意思,让敌人为此城池多付出一些死伤也是好的,只需留下一两千人马,据城以守,事不可为时,再行撤退便是。
黄忠深以为然。
在他想来,城内目前的军马约有四千,加上刘晔带来的一千援军,以及王熊部的三千人马,共计约有八千上下,合肥城的孙策军虽然不知数目如何,但黄盖此时的重心是在六安防守吴胜,留在合肥的兵马必然不会太多,便是为了防范九江的袁术,也至多会留个三四千人,那么起码在单纯的兵力上,他们已经占据了上风,虽说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要攻城方拥有两到三倍于守城方的兵力时,其实已经有了一定机会。
且龙舒这八千人马中,还有两千余二、三阶兵的存在呢。
次日夜晚,一骑再次驶出龙舒城门,踏上了去往博安城外徐州军营的路上。
还是之前的那个哨骑,这已是他在短短十日不到的时间了第三次披星戴月走同一条道了,连续多日不曾得到充足的休息,即便是系统兵的体质也有些扛不住了。
黄忠挑选人去再给吴胜郭嘉送信时,原本考虑换别的哨骑,但是军情紧急,换个新人重新趟路也许会在路程上过多地耽搁时间。因此不得不还是用识途的担此重任。
至少这条道走过两会之后,哪里有近路,何处积雨深,什么地方可能存在孙策军的哨骑,无不一清二楚。
也因为这点,上一次是三人随身两马,这一次则换成了一人三马,昼夜不停之下,赶至六安城外坐骑已经累坏了两匹,不过本该三四日的路程,只用了两日夜便急行抵达。
那哨骑再次踏入军营后,没过多久便再次走出军营,又了两日时间回到龙舒,将郭嘉的回信面呈黄忠,同意了刘晔的计策,可以先打
合肥。
不久之后,王熊部也赶到了龙舒,稍作歇息之后,黄忠从中又抽调出一千老卒,让王熊带两千人马留守龙舒,其余部曲悉数出城,明攻潜县,实则奔袭合肥。
此时另一支徐州军也是万事俱备,已到了攻城前的最后一刻。
博安城外,徐州军营。
送走信使后,又和吴胜等人商议了一番明日攻城事宜,已是夜色降临。
回到自家营帐的郭嘉却不就寝,反而吩咐人挂起地图,点起火烛,近前观看,一边绕营踱步起来。
正思忖间,帐外响起了另一阵脚步声,随后一张方额豹眼的脸探了进来,笑着问道:“先生怎地还没安睡?”正是吴胜。
思绪被人打断,郭嘉没好气地瞥了眼吴胜,沉声道:“那刘晔的计策倒是不错,或能瞒过孙策,只是合肥毕竟重镇,便是外无增援,黄将军数千人马,能否攻下此城,犹是未知之数也。”
吴胜却毫不担心,随意一摆手道:“先生多虑了,黄老哥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咱们军中仅次将军一人,区区小城,怎会拿不下来?”
这话听的郭嘉大感无语,更觉好笑,黄忠的武勇的确数一数二,但是打仗尤其是攻坚战,个人再是强悍,能起到的用处毕竟有限啊。
虽是这般想着,却懒得和吴胜说道,只是走出帐外,遥望星空,怔怔出身。
虽然他们这边同样是大战在即,但是郭嘉的心神还是不由飘去了数百里外的合肥。
人算不如天算。
便在郭嘉、刘晔和黄忠都将心思放在合肥的时候,没人想到潜县这座计划中的“佯攻城池“却出了意外。
潜县虽是一座县城,但内有储粮,城池也很坚固,再有强兵守卫,纵然能攻下来也会费不少时日和兵力的损耗,绝对不可能速战速决,所以原本黄忠和刘晔只是计划虚晃一枪,第一日稍微认真一点发动攻势,打的守军不敢出城,再留下部分人马,带着精锐主力悄然奔向合肥。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大出意料,潜县的首军竟然连天军的一波攻势都没撑过.
战火不过方起,黄忠甚至连精锐都还没有派出,徐州军便已登上了城头,守军略作抵抗,即落荒而逃。
城头都夺下了,胜负几乎分明,不过两个时辰,徐州军便夺取了城门,大开门户。
胜利的果实得来如此之易,三军无不士气鼓舞,连刘晔亦是瞠目结舌,脸上再无往日的自信从容,成竹在胸,呆滞地看了黄忠好一会儿,方才由衷叹道:
“王州牧真乃神人也,任徐州牧不过近年,便能练出此等强军,难怪连冀州强弩都败在贵军手下!”
黄忠却没接话,只是勒马城外,望着黑洞洞的城门,心中疑窦丛生。
自家人知自家事,黄忠早已发现了,徐州军的确有一群士卒很是能打善战,他们大多是效忠王政的原天军嫡系,战力甚至能和各路诸侯的嫡系亲军比拟,而其他徐州军却没有这般夸张啊
而既然是佯攻,方才的第一波攻势黄忠自然不可能派上系统兵了,那么普通的徐州军怎可能胜的这般轻易?
哪怕城中的不是孙策的精锐,只是普通守军,也不至于这般一触即溃吧?
越想越觉不合情理,黄忠喃喃自语:“此事有些蹊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