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陵、枝江段,东至津乡,西至上明,长达百余里的江面上,其中有九十九洲。当然了,所谓九十九州,只是概数,实则只多不少。
这些江中之洲,大小不一,最大者名曰“百里洲”,洲上有居民城池,桑田甘果,枝江县的县治,便设于此洲之上。
历史上孙权就曾让孙盛督万人驻扎于百里洲,建立围坞,作为江陵外援。
刘景让水军立营处,并不在百里洲,而是江陵近左的大洲。
率先登陆津乡渡口的是刘景军骑兵,斥候骑兵甫一上岸,便分别驰往东、西、北三个方向。
一支正规军中,骑兵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军中可以没有驰强敌,乱大众的精锐突骑,但一定要有一支斥候骑兵。
斥候骑兵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非常巨大,如警戒、巡逻、侦查、报信、勾通……等等。
毫不夸张的说,骑兵斥候就是步兵的眼睛,若是没有骑兵斥候,步兵与瞎子无异。
骑兵之后,步军亦开始源源不断登陆。
津乡人口过万,颇为富庶,津乡百姓事先听闻荆南军将至,虽然刘景素有“仁义爱民”之名,可津乡百姓却不敢信以为真,纷纷携家带口,或是躲入县城江陵,或是避入豪族坞堡,不但乡野之人逃亡大半,便是居住在乡邑内的百姓,也是十去六七。
面对来势汹汹的刘景军,津乡吏民第一时间举城投降,刘景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津乡乡邑。
不久,刘景在一干文武的拱卫下离船登岸,进入津乡乡邑。
…………
刘琦、蔡瑁并肩站在江陵的东面城墙上,望着数十艘游弋于江上,肆无忌惮的刘景水军战舰,两人皆是面色凝重。
目前江陵有大小船只百余艘,看似数量不少,其实大多都是不堪战斗的轻舟、走舸,楼船、斗舰、艨艟等重楼大舰寥寥无几,实力还不及眼前这支刘景水军的偏师。
因此刘琦、蔡瑁及江陵军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刘景水军在城外耀武扬威,而毫无办法。
刘琦与刘表十分相像,身躯高大,容貌温伟,须眉茂美,出镇江陵一年多,总领军政大权,让他身上少了一份浮华,多了一份威严,越发与刘表肖似了。
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刘琦收回视线,转身望去,却是之前派往当阳的使者回来了。
使者快步行至刘琦、蔡瑁面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口中言道:“府君、军师,这是张中郎的回信。”
张中郎即中郎将张允,刘表数日前让他率领五千人南下支援江陵,目前他已带兵进驻江陵以北百余里的当阳县。
说来刘琦和蔡瑁、张允的关系皆不睦,甚至可以称得上恶劣。诸子中,由于他最像刘表,因此最得刘表喜爱。然而随着蔡瑁将侄女嫁给二弟刘琮后,一切都变了,蔡瑁和继母蔡氏一外一内,屡屡在刘表面前诋毁他,而褒赞刘琮。刘表初时不听,却架不住蔡氏兄妹日夜不停的诋毁,刘表便慢慢改变了态度,对刘琮日趋宠爱,对他则日渐疏远。
而张允虽是他的外弟,但张允与刘琮年龄相仿,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十分亲密,平日没少帮着刘琮,同他作对。
过去,刘琦心中常恨二人,只是刘景突然崛起,危及荆州基业,他只能暂时抛弃私怨,这一年多来,倒也与蔡瑁相安无事。
刘琦打开信笺,匆匆扫了一眼,眉头便忍不住皱了起来。
张允此前已经向他解释过,不来江陵的原因,他认为江陵有甲士万余,谷支一年,足以自守。他这五千人,进驻江陵,不仅作用不大,反而会自陷于重围。与其如此,还不如驻守当阳,既可为江陵外援,亦可起到襄阳屏障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对此刘琦自然心有不喜,谁会嫌弃自己手中的兵太多呢?
只是张允已取得了父亲刘表的同意,刘琦也不好多说什么。
不过他觉得五千人驻守当阳,有些太过浪费了,让张允分他两千人守江陵,这要求并不过分,没想到竟被张允拒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