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得知韩广猝遇太史慈,险些将他擒杀,先是一阵惊讶,继而大呼可惜,击掌而叹道:“太史慈乃江东名将,素为孙权所仰仗,视为藩屏,豫章众将,惟有此人能让我忌惮几分,其余皆不足论,孙贲、孙辅之流不过以亲戚见用,何足道哉。公辅如能擒杀太史慈,豫章反手可定。”
韩广心里也很是遗憾,可话说回来,他已经尽力了,以数倍之兵突袭太史慈,也没能将他拿下,反而被他射杀数名健儿。刘景听完韩广的讲述,感慨道:“太史慈素有勇名,当年救北海,战孙策,出入战场,无人能制,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刘景又问道:“公辅可曾探知,太史慈带来了多少兵马?”
韩广回道:“据探骑传回的消息,太史慈兵力在三四千人上下,至多不会超过五千人。”
刘景点点头,这与太史慈掌握的兵力数相符。现在太史慈已经上钩,接下来就看孙贲了。
入夜,太史慈派遣数名死士,从多个方向穿越刘景军防线,最终只有一人成功进入柴桑。
徐盛亲自接见了来人,闻太史慈亲率数千兵马,驻于庐山以南应援,连日来因柴桑内外断绝而悬着的心总算稍稍落下。
刘景号称十万之众,即便打个对折,也有五万兵马,仅凭太史慈显然还不够保险,徐盛问道:“孙豫章是否已派遣援兵?”
徐盛作为柴桑县长,本应该称豫章太守孙贲为“府君”,但他认为自己是孙权之将,而非孙贲之臣,所以称孙贲“孙豫章”,而不称“府君”。
来人回道:“孙豫章已派出三千援兵,不日即至。”
徐盛听到孙贲只派来三千援兵,面上难掩失望之色,不过孙贲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他总要留有足够的兵力,以备不测。
接着徐盛又问了几个问题,而后亲自手书一封,让来人带回给太史慈。
且不提太史慈看过信如何。
次日,韩广自将步骑千余人,至太史慈营垒前耀武扬威。
太史慈虽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但他却生生忍下心头怒火,高挂免战牌,不理韩广挑衅。
太史慈心里很清楚,韩广绝不止眼前这点人马,之所以仅带千把人前来挑战,不过是为了将他引出营垒,太史慈岂会上当。
何况,太史慈的任务是支援柴桑,避免柴桑被刘景夺取,眼下刘景尚未攻打柴桑,自己也应按兵不动,只有刘景陷入到柴桑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才是他真正出手的时候。那时想必孙权的援军也应该到了,届时三面合围,水路并攻,就算不能全歼荆州之军,亦足以将其击退。
数日后,孙贲三千援兵抵达太史慈大营,太史慈并没有因兵力倍增而妄动,仍旧坚壁不出。
又过数日,濠堑已平,器具皆备,攻城大战一触即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