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琵琶湖是天然屏障,琵琶湖北岸的若狭国再拉起战线,张杨二将这铜墙铁壁的防线就建立起来了。”“现在我是军机处领班,朝廷人心思定,不给刘铭传增援的决议是能通过的。”
“不过现在的问题,刘铭传和李朝鱼在渊将军的联军依旧有点强,雨帅需要再通过其他渠道,适当加强张杨二将,这就不是我能猜度的了。”
有了张之洞给出主意,邵全忠心里一下子敞亮了,“孝达不愧当世诸葛,比左帅那个自称的‘今亮’名副其实多了,增援张杨二将的事情就交给我,小事。”
张之洞笑眯眯指着地图,“咱们让安土城到名古屋稻叶山城一线,成为阵地战的血肉磨坊,让这里赤地千里,尸横遍野。”
“等双方元气耗得差不多了,画地分界,两边长期对峙,倭国以后,不足虑也。”
邵全忠回到豹房,已经没有了纠结。他刚才吹捧张之洞是当世诸葛,心里给张之洞的评价是当世贾诩,出的主意都够毒——我喜欢。
“玛丽亚,拟电报,将张之洞的战略指导发给张杨二将。”
“给海陵发电,将在上海滩、西贡缴获的法军武器快速运到江户,同时多弄点手榴弹和掷弹筒卖过去,支援德川庆喜,钱他们得出。”
“给巴黎发电,让斯文支援一部分红头发爱尔兰人给张杨二将增强实力,同时,向德国人低价购买他们缴获的几十万条法式栓动步枪,包飞剪船运到倭国。”
有了苏伊士运河,欧洲到远东距离大大减少,飞剪船二十天可至,增援一定能及时赶到。
邵全忠安排好了倭国,那边乾清宫接见来访高官也出了成果。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英国首相布莱斯顿,露西亚外交大臣戈尔察科夫联合宣布,鉴于清国已经成为先进文明的列强,放弃英、露公民在清国的治外法权。
这个特权法德美先前已经放弃了,露西亚早就想放弃,等这个出访的时机作为礼物嘛,也表示对邵全忠这个罗曼诺夫家族女婿的支持。
英国大哥宣布放弃这个就是给邵全忠面子,实际执行的时候,肯定还是要看人下菜碟,英国公民还是会被照顾。这是世界第一强国的特权,未来也一样。
俾斯麦宣布,对清普柏林条约修约,放弃接手上海滩法租界,放弃在安南的一切特权,放弃对金兰湾的租借,让普鲁士对清国的援助更真诚。
消息传出,大清国举国欢腾,我大清国是真的牛逼了。
这下上海滩只剩下英租界了,咳咳,这一点没人提,被大家都刻意忽略了,世界老大还是没人敢惹的。
布莱斯顿首相访问完京城,任务就完成了。他来远东除了给邵全忠这个温莎皇室成员助威,还要去香港视察,看看这几个月廖容治理的情况,然后就回国了。
戈尔察科夫也完成任务,跟着英国人一起走了。
第二天,邵全忠送别了英国首相和露西亚外交大臣,陪着俾斯麦、约翰逊、布朗基南下赴海陵,考察三国对清援助实施情况。
不过火车在路过保定的时候停了,俾斯麦要顺路探望在这里的柏林军事学院外派教官。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较场上军容严整,奏起了大帅练兵曲,教官学员集体接受俾斯麦检阅。
俾斯麦站在检阅台上,上百名德国教官领头,七千在这里培训的新军军官全体剪了辫子,头戴钢盔,身穿德军军服,一列列走过检阅台。
军官们手持毛瑟栓动步枪,一齐对俾斯麦行注目礼。
后面是蒸汽拖拉机牵引的克虏伯大炮,三百辆训练用坦克,隆隆驶过检阅台。
俾斯麦心潮澎湃,这军容远胜正牌德军啊。我回去一定把德军练得更强。罗马帝国的皇冠,不应该是我们德国人的么?
想到罗马帝国,下意识地,俾斯麦右臂举起,朝士兵们行了个罗马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