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觉得老爹和老娘已经怀疑老四能力这么久时间了,现在他们肯定比自己更想看。
所以他直接就把稿子递给了老娘。
老四见到这一幕,他先一怔,然后又期待了起来。
自己刚才说的可不是吹牛,他是真的感觉自己行。
今天下午写的东西的时候,他进入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状态中。
第一次感觉到思如泉涌这句话,在自己身上具象化了。
最开始的时候他和往常一样,脑子里时不时还跑出其他的念头来。
但是想到方言让他必须每天写六千,他就只好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写。
写着写着,不知道怎么回事,之前那些纷乱的念头已经全都没有了。
脑子里只剩下小说相关的一幕幕画面。
他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用思考。
内容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他就只需要把这些内容通过笔写到纸上就行了。
这时候他才陡然发现,原来写文章居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只是自己之前一直没有发觉,今天才发现,和三哥说的一样,自己是有天赋的!
何慧茹看着递过来的稿子,她看了一眼方言,又看了一眼方晨。
然后放下筷子,拿着毛巾擦了擦手,才接了过去。
翻开第一页,最上面写着作品:《黑土情长》。
老娘她顿了顿,然后说道:
“这书名有点土,字有点潦草。”
方言说道:
“您先别管名字和字,小说只讲故事,看故事。”
老娘点点头。
不过并没有默看,而是环视一圈众人后,说道:
“大家都想看,那我还是读吧。”
众人一怔,旋即立马都同意了这个方案。
何慧茹清了清嗓子,然后她拿着稿子,朗声读了出来:
“火车‘哐当哐当’地响着,像是命运的敲门声,我坐在窗边,望着不断退后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
“这烈火车正带着我驶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黑省,同行的知青们有的在高谈阔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的在沉默不语,眼里透露着迷茫,而我看着窗外的倒退的景色,知道这一去,故乡真就远了,我知道那熟悉的胡同,热闹的街市,亲人们的笑脸,都将成为未来只能在梦中出现的画面……”
读完了第一段,老娘的眼神已经起了变化,就连老爹都放下了筷子,有些诧异的说道:
“唔……有点味道哈!”
方晨被自己老爹夸了一句,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这是今天中午的时候,三哥就人看过的开头,当时就说了写的不错,现在被证实了。
老娘说了句:“别打岔!”然后又继续认真的读了起来:
“我们坐着破旧的卡车,一路颠簸地驶向我们插队的村子,沿途看到的老乡们,穿着厚厚的棉衣,皮肤黝黑粗糙,眼神里却透着质朴和热情,他们站在路边,看着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娃,脸上带着憨厚的笑。”
“卡车扬起的尘土在阳光里飞舞,我的心情也在这飞扬的尘土中变得更加复杂,当卡车终于在村子口停下,那是一个有着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狗叫声此起彼伏,我扛起行李,迈向这个将承载我青春岁月的地方……”
听得众人都互相对视,至少这开头好像也还行。
何慧茹继续读着,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化。
老爹方振华则是连连朝着方晨看去,没想到这小子写文章还真是有点东西啊!
这点他和老婆何慧茹还真是看走眼了,也就方言一直坚持。
看来这方面还是方言这个当哥的了解兄弟。
第一个故事在“我”下乡后展开,是一封写给同在东北“父亲”的一封信。
借着这封信,“我”讲述了这期间的社会变化。
一股子浓浓的伤痕文学味道。
“我”的经历几乎就是大多数人的缩影。
读到最后末尾一篇的时候,在场大家都每个人脸上都有些动容。
这时候方晨突然开口叫住老娘:
“妈,下面那个故事没写完,要不就别读了吧?”
老娘一顿,然后说道:
“有啥见不得人的?读都读到这里了……”
她觉得方晨的故事,写得还挺有读下去的欲望的。
方晨有些尴尬的挠挠头,只能让老娘继续读下去。
然后老娘继续读道:
“那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我正挑着水桶往村里的井边走去,远远就瞧见一群女知青在院子里晾晒衣服,她们叽叽喳喳的,像一群欢快的小鸟,给这有些沉闷的村子添了不少生气。”
读到这里何慧茹她语速慢了下来,表情也开始变得怪异。
这是另外一个故事的开头了。
而很明显是有角色要登场了。
老娘继续读下去: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被一个身影牢牢锁住,她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上衣,黑亮的辫子垂在身后,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她正专注地抖着手中的床单,那认真的模样,让我一时有些看呆了,旁边的知青叫了她一声“玉儿”,我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她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目光,转过头来,四目相对的瞬间,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的眼睛清澈明亮,像一汪清泉,里面藏着星辰,水桶的扁担在我肩上晃了晃,我连忙稳住身形,佯装镇定地继续向井边走去,可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不停地跳……”
“咳咳……”老爹咳嗽两声,然后赶忙喝了口汤。
还好没写玉琼。
方言对着老娘提醒道:
“文学创作,不要代入现实。”
然后说出那句后世经常出现的句子: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