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一个绝密文件,提出要为太祖烧一套专用的瓷器。要求能代表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并且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公安厅专门组织工作组进驻当时的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监督这项“领袖用瓷”工程,这项工程被当时华夏中央视为1975年头号重大工程,因而下达文件的代号为“7501”工程。
可以说,太祖瓷不只是一种瓷器,在当时也表现出政治的高度上。赵专家如果说在当时说出这样的一句话,绝对够枪毙的。
太祖专用瓷工艺复杂、用料昂贵,国家用瓷办公室为制作“毛瓷”,重金购买储量已近枯竭的临川高岭土,制作出的半薄胎高白釉瓷器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用手指轻轻的敲击,其声清脆悦耳,在光线照射下,器壁成半透明状。它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导热系数低,把它制成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无烫手之感。毛太祖亲点“水点桃”纹样,清新脱俗。
原材料选用濒临绝迹的高岭土,有色金属矿物质研制,手工磨成的色料,瓷质细腻,手工绘图,绘于釉下,透过釉层溢于瓷表,因此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不含铅、镉等有害物质,耐酸碱,使用有益健康。产品在1380摄氏度至141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成,具有耐温差的特点,从180摄氏度到20摄氏度绝不炸裂,因胚体薄且制作工艺复杂,最大出品率不超过20%,因此殊为珍贵。
据一位参与者讲,他当时负责配制彩绘颜料的工作。在此之前,景德镇的釉下彩颜料只有钴蓝(青)和铜红(釉里红)两种,至于烧制梅图案用的粉红色颜料无成法可援,开始他和他的同事们屡经试验,均告失败;不是颜色欠佳,就是彩绘处的釉面出现龟裂。于是军代表找其“谈话”说,如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将以“军法从事”。吓得他几天几夜不敢睡觉,加紧试验,所幸他们后来试验出合适的配方,总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太祖瓷有四绝:白如玉,景德镇独有的临川高岭土,烧制瓷器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明如镜,瓷器表面光滑莹亮,如镜面般泛清银色光芒;薄如纸,瓷器壁厚不足毫米,以光线照射几乎透明,注入开水亦无烫手之感;声如磬,以手指轻扣敲瓷器,其声清脆悦耳,有如磬乐音。
在绘图工艺上,太祖瓷采用了无骨画和分水填色。无骨画:在精胚上用墨线勾画轮廓,墨线在烧制过程中达到一定温度即可自然消失,称为无骨画。分水填色:墨线中含有一种乳香油成分,在填色过程中能根据墨线轮廓将颜色自然分开,称为分水填色,采用分水填色画面层次感强,颜色干净,不会出现“脏色”现象。主席用瓷,生气盎然,枝叶疏密有致,朵大小各异,着色有轻有重,胎细釉润,明快老练,颇具大家风范,当是中国20世纪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套瓷器的外饰在风格上力求简洁、典雅、端庄,线条流畅优雅,器形饱满,古朴大方。7501瓷是全手工制作,造型统一。其特点是传统、饱满,加工精细到位。器物上装饰的'翠竹红梅'构图别致。头的正、侧有度,苞分布得体。整个画面的造型是由老艺术家黄海云、舒松水勾勒,姿态各异,形态生动。头、叶子的混水是出自老釉下装饰艺术人员之手,用色浓淡转折相宜,前后有空间感。枝杆用色老嫩有度,丝、蕊错落有致,整个画面素洁、高雅。
最后我总结一下。现代中国陶瓷大师集体智慧空前绝后的结晶“太祖瓷”的设计和制作,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陶瓷人才,是陶瓷大师们呕心沥血的颠峰之作,也是他们高度协作,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各施其才,在一类瓷器上集中了诸多大师的智慧,堪称空前绝后。
与宋明官窑比肩的不朽艺术杰作“毛瓷”已与宋明官窑一起,成为并立于华夏瓷器之林的颠峰艺术杰作和独特门类,其在工艺造诣上的成就,与宋明官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瑰宝。
蕴涵了巨大的伟人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太祖瓷”作为伟人毛太祖的专用瓷器,不仅蕴涵了巨大的伟人信息,同时蕴藏了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信息,这是其他任何瓷器都无可替代的绝对价值。
毛太祖亲点“水点桃”纹样,清新脱俗当年“7501”太祖瓷的设计者刘平设计了“水点桃”的装饰纹样,先用玻璃白水点瓣,画出形(不用钩勒头轮廓线),再用水调彩料,在玻璃白上进行第二次点染,下笔准确、轻捷,达到头娇嫩的效果。毛太祖对这个饰非常满意,亲点“水点桃”方案,作为陪伴自己左右的专用瓷器。从此“水点桃”也被专用来指代“太祖瓷”,亦称“红色官窑”“中南海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