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元璋主动问出这个话后,李善长忙躬身拱手道:“陛下英明。”
得到李善长的认同后,朱元璋这一次的表情是真的犯难了。
安丰路是什么地方。
那是他们义军起家的地方。
说是他们的老家也不为过。
从感情上,他是不愿意当地的百姓和老乡们为了全国其他地方而付出太多的。
可想来想去,李善长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怎么办。
如今到处都要用钱用粮。
谁来出?
扬州他们刚去了,什么情况他们也清楚。
难不成,要他们扒了门口的二十几棵树去填补别处亏空?
留那杨宪在扬州的时候他也答应过,要给他们提供耕牛耕种。
可这些东西去哪里弄。
朝廷如今看似架子不小。
疆土也不小。
尤其是这一次徐达北伐大胜后,疆域面积更是扩大了无数。
但这些土地还都没有开始治理。
那是一分钱都没有收着的。
之前还重新加盖了皇宫,又是一笔不小的费。
所以,如今整个大明最穷的,就是他朱元璋了。
不仅如此。
安丰路原本一直都在齐衡的治理下,就算他朱元璋同意了拿安丰路开刀,填补各处,他的命令说白了也没半点用处。
这一切,都需要齐衡开口。
只有他开口了,这些事情才好办。
不由的,朱元璋也沉默了。
而一旁的其他人,在听到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的交谈后,心中却都在思考着其它的事情。
因为,他们都很明白。
这一次李善长当着所有人的面提起了安丰路,那也就意味着,这位在齐衡失势后崛起的李相国,要出手了。
一旁安坐在椅子上的胡惟庸,内心当中也满是激动。
过了许久,朱元璋缓缓抬起头来,他看向面前的诸位大臣,问道:“难道就只有这一个办法?没有其他办法了?”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李善长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而刘伯温,则开口了。
他对着朱元璋说道:“陛下,办法肯定还是有的。如今北方刚刚平定,万事皆休,但只要费了一些时间,朝廷派百官分布各地。”
“随着各地与朝廷之间的联系日渐加深,朝廷便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分配。”
“到时,无论如何治理,有一分钱就做一分钱的事情,总还不至于日子过不下去。不过,情况就是这样,若照此法,全国各地的革新便需要暂缓一些时间,也不能大面积的施行,需要一点点的恢复。”
听着刘伯温的话,朱元璋脸上的凝重却没有消失。
众人都明白,这个办法,朱元璋显然不太愿意。
如今大明全国上下都穷成什么样子了。
这一次北巡,当朱元璋见到原本富庶的扬州都过成这样子了,更何况是其它地方。
这革新是必须要做的。
而且要快,动作还要大!
如果再磨磨唧唧下去,十年过去整个大明还是如今这副穷样子。
这绝对不是如今刚刚扫荡六合,统一天下的朱皇帝所愿意看到的。
就在朱元璋犹豫之际,一旁从未开口的胡惟庸,突然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上位。”
“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瞧着胡惟庸,朱元璋眉头一皱,道:“说。”
听到这话后,胡惟庸当即说道:“上位,全国乃是一盘大旗,动安丰路一枚棋子,便可活全国,而且,此次我们所要做也只是让安丰路的百姓的赋税增加一些,也并不是真的要对他们赶尽杀绝,这些年安丰路百姓也都富足起来了,其实完全撑得起这份支出。”
“以安丰路一地,换全国上下起死回生,值啊!”
胡惟庸非常聪明。
他很清楚,这中间的道理朱元璋不可能不明白。
如今朱元璋之所以在思考,就是在犹豫要不要这么做。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给朱元璋坚定信心!
只要朱元璋的这个旨意一下,他们便可以动手了。
再有什么力量敢于在这个时候阻止他们对安丰路动手,那就是挡在了朱元璋的新政面前。
那是要被碾死的!
而他们举着朱元璋新政这杆大旗,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安丰路下手。
将齐衡手中的这张王牌,彻底的掐死!
到时候,以李善长如今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以及在全国各地官场中的影响力,便足以与齐衡正面的板板手腕!
反之,安丰路如今是大明朝廷的经济命脉。
只要安丰路一日在齐衡的手中,那么整个朝廷就都要被齐衡所辖制。
因为你无论做什么,都要用钱。
出兵要钱,理政要钱。
拨款要钱,赈灾还要钱。
只要齐衡不给,那所有人都要看他的脸色。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犄角岭回来后,便铁了心的将齐衡排除在了权利中心之外。
因为他手里握着的东西,实在太关键了。
甚至要比朱元璋手中的玉玺都要重要。
那是国之重器!
岂能掌控在旁人的手中。
更何况,安丰路有钱,就能发展武器、军队。
想想神兵营,想想热气球,想想火枪。
哪个的出现不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此时此刻,整个书房中都变得静悄悄。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元璋做最后的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