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豫曾对人说起过“明日再来”的好处:“有很多的人来官府打官司,都是因一时的忿激情绪,而经过冷静思考后,或者别人对他们加以劝解之后,气也就消了。气消而官司平息,这就少了很多的恩恩怨怨。”
“明日再来”这种处理一般官司的做法,是合乎人的心理规律的。以“冷处理”缓和情绪,不急不躁,才能理智地对待所发生的一切,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忍一时的不冷静,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正反两面的例子,我们都看到了,从中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以静制动,稍安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又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儿女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躁;受到别人的责怪、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心中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其实对己对他人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行动起来就会态度简单、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当你控制了浮躁,你才会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会有耐心与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才会制定一个接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达到它,最后走向大目标。
打破人际关系的僵局
俗话说:马有失蹄,人有失手。在交谈中,有时候会因为当事人不慎而造成应酬气氛的不顺畅,处于尴尬局面,但又无法摆脱,那就需要局外人随机应变,帮其解决。
一般来讲,情商高的人通常都是受欢迎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深谙人际交往中的方圆之术。在需要“圆”的时候圆通一些,便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取得顺畅生活的通行证。这种做人的技术就是善于圆场,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个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这天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短。”徒弟不语。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钱边嘟囔:“剪个头这么长的时间。”徒弟无语。师傅马上笑着解释:“为‘首脑’多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用的时间太短了,20分钟就完事了。”徒弟心中慌张,不知所措。师傅马上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故事中的这位师傅,真是能说会道。他机智灵活,巧妙地“打圆场”,每次得体的解说,都使徒弟摆脱了尴尬,让对方转怨为喜,高兴而去。他成功地“打圆场”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没有矛盾与纠纷,人际交往中就没什么场可圆,少了尴尬和僵局,也无需讲什么调解和说和。反之,只要有这些事,就免不了麻烦和事佬们来大显身手。事实上,只要圆场有术,世上没有劝不开的架,没有解不开的死疙瘩。
《官场现形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其中的曲折周旋,更显示出两面圆场的技巧。
有个道台做事干练,办起事来面面俱到,大小官员无不佩服。
有一次,一个外国人上街买东西,有些小孩因未看见过洋人,便追随着他。洋人很恼火,手拿棍子打那些孩子。有一孩子躲闪不及,被打中太阳穴,竟然被打死了。小孩家人一齐上来,要捉外国人。外国人则举起棍子乱打,连旁边观看的人都被打伤几个。
这样,激起公愤,大家一齐上前,拿绳子将他捆了起来送到衙门。人命关天,偏偏又是个洋人,所有官员都感到十分棘手。
此事最后告到了道台那里,这位道台有着丰富的为官经验,马上就将和稀泥的招数用上了。
他知道湖南民风强悍开放,如果办得不好,地方士绅聚众闹事,就骑虎难下了。不如先把官场上为难的情形告诉他们,请他们出来帮忙。同时,只要当地士绅百姓动公愤,出面同外国领事硬争,外国领事看见老百姓行动起来,就会害怕。到这时,再由官府出面,去压服百姓,叫百姓不闹。百姓不怕洋人,但是怕官,所以也一定会听话。而外国领事见他压服了老百姓,也会感谢官府。
于是,他马上去拜会几个有声望的乡绅,要他们齐心合力与领事争辩,倘若争赢了不但为百姓伸冤,而且还为国家争了面子。此话传出去,大家都说道台是一个好官,能维护百姓利益。
他又来到领事处,告诉领事,如果案子判轻了,恐怕百姓不服。外国领事听他这么说,又看着外面聚集的人群,果真感到害怕。
道台又说:“贵领事也不必太害怕,只要判决适当,我尽力去做百姓的工作,不会让他们胡闹。”
案子判了下来,道台却两面得到好处:抚台夸他处理得好,会办事;领事心里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于是替他讲好话;而绅士们也一直认为他是维护百姓的。
虽然说这位道台是在用和稀泥的手法两面圆场,但是比起一味袒护洋人的官员来,还是要好得多。
总之,“打圆场”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它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认真学习并掌握这种艺术,注意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适时得体地“打圆场”,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