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各国面积都不太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形成十分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涉及到分工与合作。
希特勒用战争的方式达到领土上的统一,隆美尔接着用工业一体化把整个欧洲的工农业整合在一起,好处现在就体现出来了,整个欧洲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停滞不前,也没有因为战争而经济崩溃,反而因为隆美尔的欧洲一体化而欣欣向荣。
整个欧洲的工龙业一旦激活,甚至快速发展起来了,德国还差武器装备吗?只要德国政府有钱订购,欧洲各国就可以快速为德国生产出来。
当然这离不开资源,整个非洲有一大半的国家都在为整个欧洲提供原材料,德国的非洲军团就在北非哪里虎视眈眈,这些非洲国家在没有看到英美大军的时候,不敢停止对整个欧盟的原材料供应。
且看看整个欧洲国家给德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四号坦克每月一千余辆,豹式坦克每月七百余量,还有数条生产线正在建设,各型反坦克歼击车五百余辆。
飞机的产量更加恐怖,光是bf109的产量就达到了每月两千五百多架,ju87每月产量八百多架,ju89远程轰炸机每月一百余架,其余飞机的产量大约有五百架。(以上数据都是以1944年德国产量为基准,稍微有一些上浮。)
卡车的生产,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军用和民用,每月产量大约为五万多辆,其他军品的生产更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比如各种枪械,各种大炮,德军各部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对于普通德军士兵来说,感觉到的最大变化就是他们手中的枪械从毛瑟或者是p40,变成了sgt41突击步枪。(为原名sgt44)对于士兵的换装,大约可以在1942年低,全部完成。
总之,德国在隆美尔制定的战略之下发展迅速,工农业生产稳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德军在前线胜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来,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未曾被打破。
隆美尔对进攻莫斯科的一切准备工作,全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
此时的非洲军团司令是俾斯麦,参谋长汉斯,副司令是卢森堡,卢森堡还兼任这第七装甲军的军长。
整个非洲军团兵力已经达到五十万,因为整个非洲对德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整个欧洲大多的原材料都来自非洲,整个欧洲所需要的所有石油,也全部来自非洲。
隆美尔把非洲军团扩编到五十多万人,那是一点也不为过。其实驻守在非洲的德军并没有无视多万人,还有三个师在耶路撒冷驻守。
隆美尔的起家部队,第七装甲师就在耶路撒冷驻守,另外还有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卢森堡更是长期呆在耶路撒冷,这都是应犹太人的请求。
这都是有条件的……
【说好的订阅呢?说好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