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筚路蓝缕,大唐已非昨日困守长安之时,这一路跌跌撞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十五年过去了,唐梁的力量对比已经逆转。
只要李晔一声令下,关中还能再起二十万辅军!
而朱温已经从顶点滑落,过了他最鼎盛的时候。
北面有死敌李存勖,西、南两面被大唐包围。
汴梁如同一头困兽,想通过蛮力撕开大唐的天罗地网。
而大唐,只是刚刚迎来辉煌,只要李晔初心不改,顶点远远未到。
“朱贼进驻汝州,我军当立即进驻唐州,以分梁军之势。”倾国之战越来越近,李祤比李晔还着急。
成年的皇子,只有李裕、李祤、李禊、李禋、李祎五人,这一个月的相处,李晔对他们之间也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二郎李祤与三郎李禊异常亲密,四郎李禋巴结太子李裕,五郎李祎似乎对争权夺利没有任何兴趣,反而与几个年幼的皇子打成一片。
“唐州的确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不过你要记住,越是大战,越是要冷静,善战者当调动敌军,而非为敌军调动,梁军并未占据优势,唐州有李筠将军两万天策左军将士,还有两万多辅军战兵,朱贼必不敢轻易动手!”李晔对李筠有极大的信心。
“父皇英明,儿臣受教了。”李祤面红耳赤。
李晔对他的态度还是满意的,至少心思是在大唐上。
虽然李筠的名头没有李神福、刘知俊等人大,却是最沉得住气的人。
无论把他放在哪里,他都能兢兢业业。
在潼关三年,在襄州两年,在唐州五年。
任劳任怨。
与他相比,张行瑾的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唐州向来是防御梁军的重镇,胡真把舞阳打造成铁桶,李筠同样把唐州一线经营的滴水不漏。
否则梁军长期在舞阳重兵把守,岂会这么相安无事?
唐梁在淮西淮南犬牙交错,表面看,朱温屯兵汝州,有进攻唐邓、陕虢之意,不过李晔有种越来越清晰的直觉,此战之焦点仍在蔡州一路。
蔡州为淮西重镇,北面顶着许、陈二州,东面连着颍州。
若是经营此地,连许、陈二州背后的汴州也在唐军的威胁之下。
这是一把顶在朱温腹心的尖刀!
就在李晔思索形势的时候,薛广衡进来禀报,“陛下,高将军弃守蔡州,向申州退去。”
胡真、王彦章六万大军,高行周、郝摧两部加在一起只有两万人。
如今的蔡州只是一具空壳,高行周能打下它,那么王彦章、胡真也能攻陷此城。
而且高行周、郝摧两人都擅攻不擅守,这么一退是可以理解的,收紧拳头,才能再打出去。
毕竟申州有淮水可以防守。
“高行周畏敌如虎,折了我军士气!”李裕冷不丁的出声道。
李晔总有种感觉,似乎李裕的潜意识里在厌恶武人。
可能他自己都没感觉到。
如今唐军遍地开,在杨师厚的辉煌胜利下,高行周退兵的确显得有些不好看,不过他的对手是王彦章的龙骧军。
龙骧军是从当年宣武大军改制过来的,是梁军的核心战力。
王彦章本人镇守过蔡州三年,对地形非常了解。
在整个淮西大格局下,李晔认为高行周的退走非常明智,否则会陷入胡真、王彦章的围攻之中,别忘了,东面颍州还有牛存节的三万大军随时可以支援。
这一退,反而可以看出高行周这几年的成长。
从一个猛将向统帅的蜕变。
李晔心中一阵苦笑,带着这些少不经事的家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他们带偏了。
不过为了培养他们,李晔只能忍着。
“高行周此举正合当前形势,不必大惊小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