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天下一家
陈元义站在李晔面前时,李晔几乎没认出来这是曾经跟随自己的长安子弟。
表情、长相、衣着都跟契丹人一模一样。
高思继在追击途中发现血泊中的两人,当场认出阿保机,以为陈元义是契丹贵人,才救治回来,一问得知是自己人。
陈元义右臂没有了,面色惨白,身上缠着绷带,本来是让他修养的,不过吃了些伤药,便在军医的搀扶下来见李晔。
“这些年你辛苦了,朕必会重赏。”李晔安慰道。
阿保机死了,辽东大局已定。
陈元义跪在地上平静道:“臣还活着,就不辛苦,恳请陛下将臣的功劳的,分给当初一同来辽东的三十九位兄弟。”
“好一个忠义之士,朕不会忘了他们,也不会忘了你。”李晔当场恢复陈元义宣教司统领之职,封显德郡公,加一等忠义兴国功臣。
当初殁于王事的三十八人,皆封为二等三等功臣。
还在扶余府建祠堂,立忠魂碑,受香火供奉。
也算是慰藉英灵。
“臣代兄弟们叩谢陛下大恩。”
“朕还听说你在契丹生有两个儿子,以后天下一家,都是我大唐子民,朕赐名陈秉忠、陈秉义,送进武营悉心培养。”
陈元义泪流满面,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原本以为在扶余府斩首七千契丹俘虏之后,契丹人会跟大唐不共戴天。
然而真实情况是,在阿保机的死讯传开之后,北面契丹其他的部族纷纷来降,就连耶律氏的迭剌部也纷纷投降。
北室韦、乌古、奚人,全都放下了武器,各部酋长纷纷来扶余城觐见。
还赶着牛羊来犒劳唐军。
黑水靺鞨几个眼神好的部族也连滚带爬的来了。
但也仅仅是几个小部落,几个大部落只派来了使者。
李晔在扶余城下设高台,左面是京观,右面是尸坑,近二十万唐军列阵旷野之中,战鼓声中,旌旗如云,铁甲如海,经历了大战的将士更加威武。
各部酋长颤颤巍巍的走到台上,匍匐在李晔面前。
大諲撰全家也来了,还有王建等一干摩震将吏、半岛上的世家们。
太宗、高宗扫平高句丽之后,在辽东设立羁縻府、都护府,任命各部落首领为州刺史,以势力强大者为都督,这固然是大唐的施恩之策,将华夏文明传于边夷,但也后患无穷。
这些部族在华夏文明的滋养和刺激下,逐渐崛起了族群意识,有了自己的利益追求。
中原强盛还好,若是中原不振,他们的想法就多了。
而现在的李晔,要改变玩法和规则。
这片土地上从今往后只有唐人,契丹人、室韦人、乌古人、女真人都是非法的,大唐不承认这些部族的存在。
“天下一家,从此以后,你们都是大唐子民,是朕的臣民!”李晔笑里藏刀。
归化策在河陇推行了这么多年,已经有底气适用于辽东漠北。
当然,强扭的瓜不甜,不愿当大唐的子民,也不勉强,以后就是只能当大唐的敌人,凭刀子说话。
后世哲人不是说过吗,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草原上,原本百族林立,但后来却逐渐消失了,只有一个统称——蒙古。
难道都是原生的蒙古人?
不过是畏服在蒙古人的弯刀烈马之下而已。
大唐是礼仪之邦,不是屠夫王朝,当然不会搞的这么血淋淋。
可以更加人性化、柔化的推行融合之策。
只要大方针不变,十年、二十年,当新一代的草原人生长起来的时候,他们会以大唐为荣,有更强的认同感。
部族首领其实也没有多少选择,就算有听出李晔话中意思的人,也聪明的选择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