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惊喜还是惊吓?
和劳埃德沟通了半天,贝克汉姆才知道电影的名字叫《一球成名》,于是他果断去求证自己的人肉搜索器,老约翰。
当他写出电影名时,纸页上立刻看到了老约翰的回复:“!!!”
原来老约翰的世界也有一部同名电影,2005年上映后票房不错,后来又拍了两部,直到第一部的口碑都消耗光才罢休。
“以前没怎么和鲁伯特接触,没想到这老头子的商业眼光倒是挺超前,不过这种电影的故事线很简单,什么时候拍都无所谓。”
老约翰夸了夸默多克的商业头脑,但也没把这部电影当回事,毕竟说白了就是一部励志体育电影,只需要讲述一个穷孩子为了梦想来到英格兰,经过一番艰苦付出,梦想照进了现实。
故事线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新套路。
只要故事细节处理得好,电影拍得走心,紧扣热门题材基本能火。
作为励志类电影的忠实爱好者,贝克汉姆深谙其道,他从小到大都一直在观看这种套路的电影,而且还经常被燃到。
作为一个资深体育影迷,他对这类电影绝对有发言权。
为什么那么多成功电影都是这个套路?
难道那些导演都是混日子的,套着模板就敢上?
难道影迷层次都不高,就适合这些?
都不是,这是市场实践得出的结论,也是体育电影最大的卖点。
这些年倒也不缺自视甚高,想要“推陈出新”的导演,结果绝大多数都因为自己的脑洞一拍返贫,没有再体育电影里露过头。
这是贝克汉姆从老约翰的话中产生的联想。
此外,他还从对方的话中捕捉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这个家伙的社会地位肯定不低。
他说自己以前没和默多克接触,这说明他的身份是有机会够到那个阶层的,这相当厉害。
老约翰的层次远远没法达到传媒巨头的水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应该没有相差太多社会等级。
或者说,他身上至少有被传媒大鳄利用的价值,和自己现在的情况有点像。
当然,一个40岁的中年男人吸引大家的肯定不是细皮嫩肉,很可能因为他掌握着某项重要技术或者资源。
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看来曼联球迷群体中不乏高能量、高学历、高能力人群。
说到最后,贝克汉姆并没有把话说死,这些涉及商业的事情都要沟通才能敲定。
毕竟自己只是一名球员,其他不说,光是与主教练的关系处理不好,日子都没法好过。
和其他运动或者娱乐明星拥有很高的自由度不同,职业足球运动员只是团队的一份子,就算表现再出彩,这样的情况依然不可能改变。
贝克汉姆对待商业活动的态度非常谨慎,这种微妙、敏感的事稍微疏忽一下就得惹出大乱子。
大家都不傻,商业活动说白了就是捞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捞钱的机会。
看到自己三天两头参加活动,动辄就能卷走成百上千万,教练和队友们心里没想法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自己去恰烂钱,不能给众人落下把柄,也得尽量让所有人都觉得舒服。
具体来说,首先不能打乱主教练的备战计划,还不能给队友们增加负担。
这倒不是谁怕谁的事,贝克汉姆觉得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尊重,老头和队友们都给过自己很多的支持,所以自己有事情也不能打扰大家。
于是第二天,贝克汉姆早早找到弗格森,把拍电影的事情说明白,然后把剧情放到桌子上。
从剧本看,这部电影还想在卡灵顿训练基地取景,不知道老头怎么看。
如果他觉得没问题,大概还得和董事会说一声,毕竟涉及俱乐部的事情也不是他说了算,他上面还有董事会。
弗格森粗略地扫了一眼剧本说道:“这几天没时间看这些,等有时间我再跟你聊聊。对了,他们这次给你开了多少出场费?”
贝克汉姆耸耸肩笑着说道:“我觉得现在还没到谈价格的地步。”
弗格森点点头:“大卫,很高兴你能这么想。作为父母,最煎熬的时光就是孩子们以为自己已经成熟,但实际还达不到那种程度的日子。孩子们希望和父母平等对话,甚至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到了那个份上,通常不欢而散。
大卫,我第一次见到是11年前,那时候你只有这么高,从进办公室起就在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