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奥顿拥有四个接球点,两名外接手海斯特和拉什德,跑卫福尔特,近端锋奥尔森,在这之中,福尔特更多还是站在跑卫的位置,并没有主动提升站位;而两名外接手与近端锋的站位则更加讲究。
一般来说,还有第三名外接手布兰登-里罗伊(brandon-lloyd),但这名外接手的个人能力并不出众,更多时候还是负责接应短传。所以,芝加哥熊的进攻阵型往往是海斯特搭档拉什德、里罗伊搭档奥尔森分别站立在左右两侧的站位,主要还是利用近端锋的体型优势来制造优势,增加里罗伊的接球成功率,在短传区域是非常有效的。
当然,芝加哥熊的进攻站位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平时也经常发生改变,以不同的搭档组合来改变节奏。
但洛维-史密斯并不是一位擅长进攻的教练,更不是一位擅长传球进攻的教练,整体战术组合还是相对单调。
此时,芝加哥熊的进攻阵型就发生了变化,海斯特、拉什德、奥尔森位列一侧,里罗伊则单独位列一侧,这是一个典型的多线路传球进攻阵型,三名接球球员位列的一侧往往能够发挥出路线配合的优势。
但洛维的路线布局却没有那么出色。
霍克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跑卫福尔特站在了里罗伊的一侧。那么,到底是福尔特掩护里罗伊来完成接球——抑或者是反过来;还是海斯特、拉什德、奥尔森这三位主要接球点来混淆视听制造机会呢?
霍克真正注意到的异常就在于奥尔森的站位:作为近端锋,奥尔森应该站位靠前,因为他的拆挡非常出色,但此时奥尔森与海斯特、拉什德却基本站在同一条线上,那么,这到底是为了混淆防守球员的判断,还是说其中隐藏着猫腻呢?
电光火石之间,霍克脑海里的思绪自然没有那么复杂,更多是根据赛前准备、战术会议、录像回放等等建立起了一个判断数据库,最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于整个防守概念意识的建立,通过大半个赛季的磨练,逐渐清晰起来,然后此时此刻,直觉就捕捉到了细微的差别,随后他就根据自己的直觉做出了选择。
“果断!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我相信你才选择了让你站在球场上!”陆一奇的声音就在霍克的耳边持续回响着。
霍克没有迟疑。
同时,奥顿也没有给防守组留下更多观察时间,随即就直接宣布了开球。
蹬地!
前冲!
霍克瞬间就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视线依旧在注意着奥顿的一举一动,但脚步与动作没有任何停顿,重心完全抛了出去,与另外三名线卫队友保持一致,制造出了全力上步施压乃至于突袭的姿态。
转向!
横移!
冲刺!
但霍克的重心始终保持机动性,在与防守锋线合流之前,脚步就已经发力地朝着右侧横向拉扯了出去。
几乎是霍克变向的同时,奥顿的传球就已经推送了出去:快速短传!
芝加哥熊也试图压缩出球时间来提升进攻节奏,打乱绿湾包装工的防守阵型;更重要的是,奥顿选择的传球目标非常隐秘,不是德斯特也不是拉什德,而是奥尔森。
开球之后全力前冲的德斯特和拉什德都是烟雾弹,他们双双上步开路,为奥尔森接球之后的持续推进创造机会,但德斯特和拉什德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霍克是怎么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