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继续汇报:“因为琅琊国相对平静,北海国等地流入琅琊国的人口多达2万户。甚至有兖州、冀州的流民流入。”
“其中没有当过山贼的流民,迁入夏城,安排他们开垦荒田,并进行屯田。”楚天巴不得更多的人口进入他的领土。
他这回讨伐青州黄巾军,就是去抢人口、抢耕牛。
青州黄巾军抢掠各地,而楚天则去抢他们,名正言顺将青州的人口掠夺到徐州。
楚天重新检查资源,阳都县的蒙山一带发现了4级的铁矿资源,莒县的五莲山一带发现4级的铜矿资源。
四级自然资源已经很客观,至于高级的自然资源,只有特殊的地方才有。
比如北海渔场是10级的海鱼资源,波托西银矿是10级的银矿资源。
青州的胶东金矿等级也很高,有名的还有鞍山铁矿。
楚天分别在两个地方建立五级的采矿场,每个采矿场大约投入2000到3000名矿工,为楚天源源不断地提供铜、铁两种资源。
铜的重要性不必多说,铜钱是《领主》里最基本的流通单位,也是硬通货。虽然楚天和官吏讨论时,更多是以银两计算,但底层的平民使用的还是铜钱。
楚天没法发行纸币,纸币在乱世一文不值,只会导致通货膨胀。
铁矿资源涉及到兵器、农具、甲胄的生产。
除了四级铁矿、四级铜矿、三级金矿,楚天的领地内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自然资源,只要是有资源的地方,楚天都会建造采矿场,尽可能增加手中的资源产出。
房玄龄脚步匆忙进来:“主公,不好,青州黄巾军已经出现在琅琊国与北海国的交界处!”
“看来青州黄巾军打算积极防御,将战火燃烧到我们琅琊国。令周亚夫、臧霸、孙观把守好第一道防线,不给青州黄巾可趁之机。青州黄巾军想在边境施压,任凭他们活动,我们按照原定计划,三月出兵。再令木兰率领一支骑兵前去边境监视青州黄巾军的动静,不能让他们过于嚣张。”
楚天没有因为青州黄巾军的举动而慌乱,有三员武将守住琅琊国的第一道防线,青州黄巾军无法攻破。
琅琊国北部的诸县、东武县遭到青州黄巾军进攻,青州黄巾军入寇琅琊国,漫山遍野都是黄巾和旗帜,一望无际!
投靠多尔衮的吴三桂骑着战马,率领三千黄巾骑兵、五万黄巾步兵作为入寇琅琊国的急先锋。
他对琅琊国的地形和道路了解,让他受到管亥和多尔衮的重用。
诸县、东武县的领主面对浩浩荡荡的黄巾军,没有能力抵挡,被吴三桂轻易摧毁。
诸县县令发现城下全部都是黄巾军,不由头皮发麻。
黄巾军的数量太多,就像是蝗虫一样,所到之处,甚至连树皮都被吃光,泉水被饮尽,所有阻挡黄巾军的村庄都被摧毁。
“县令大人,我们城中只有五千汉兵,城外至少有五、六万人,这、这该怎么守住?”
诸县的武将望见下方的蝗虫军队,手心都是汗水。
黄巾军的人数众多,而且他们的主将根本不在乎这群炮灰的性命,每次攻城略地都使用人海战术。
青州黄巾军的等级还不低,因为青州刺史、北海相一直给青州黄巾军送人头,导致青州黄巾军的战斗力远胜于其他州的黄巾军。
诸县还在大汉朝廷的控制中,守诸县的是诸城县令。
“立即招募乡勇守城,向琅琊国相求援!城中有异人,他们或许可以联系到琅琊国相!”
诸城令赶紧征调城内居民守城,上万乡勇、自由玩家不得不来到城墙固守。
一旦被黄巾军攻陷城池,他们所有的财产和粮食都会被洗劫一空。因此,决不能让青州黄巾军攻破城池!
青州黄巾军在青州攻陷的县城已经不下于十五座!
楚天是朝廷正式任命的琅琊国相,也是他名义上的上司,诸县遭到攻击时向楚天求救,合情合理。
“青州黄巾军开始攻城了!”
有守军惊叫起来,只见五万黄巾步兵的方阵中,上百架云梯被抬出来,还有精锐兵种黄巾长在后方督战,维持士气!
因为多尔衮、吴三桂的加入,黄巾军正在进行蜕变,他们有着专门的攻坚队、督战队、伙头兵、运输队。
唯一不变的是,多尔衮、吴三桂依然拿他们当做是炮灰,使用人海战术攻城。
“准备火矢、火油,绝不能让他们登上城墙!”
诸县县令焦急,动用火矢队。
村镇容易被攻取,但县城只要防守有度,可以阻挡黄巾军一段时间。
呜——
苍凉的号角声回荡在战场上,黄幡招展,万余黄巾军作为第一批攻城部队,像是潮水一样涌向诸城!
吴三桂勒住战马的缰绳,眯着眼睛观察这座琅琊国北方的桥头堡。
攻陷诸城,再往南,就是令他折戟沉沙的莒县了。
诸城不在楚天的势力范围,因为诸城距离青州黄巾军的势力范围太近,若是占领诸城,将会面对青州黄巾军带来的压力。
上万黄巾军向诸城发起攻击,城墙的守军火箭齐发,着火的火矢焚毁黄巾军的云梯,黑烟滚滚。
青州黄巾军陷入疯狂,而防守诸城的守军也陷入疯狂。
黄巾军会烧杀抢掠,为了自己的财产和性命,诸城的守军必须要守住城墙!城墙是阻挡人海的唯一屏障!
守军的火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少架设的云梯着火燃烧,黄巾军攻城速度有所减缓,不过黄巾军又开始利用大量的人力挖掘坑道,想要破坏城墙的地基。
“琅琊国相是否有回应?这样下去我们根本守不住!”
诸县县令面对黄巾军源源不断的强攻,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已经有异人联系到琅琊国相,琅琊国相已派一支轻骑兵,急行军一千二百里,在八日内便可到达!”
“这么快?”
诸县县令闻讯大喜。八日强行军一千二百里,这样的进军速度简直可怕。
诸县守军得知有援军,士气大振,坚定了死守的决心。
两只黑色的战鹰在空中盘旋,木兰率领骑兵日夜兼程,奉命前来拖延吴三桂入寇琅琊国的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