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代的火绳枪比起长弓来说,威力超过许多,不过面并没有什么优势。远程武器除了杀伤之外,射程也是极为重要的。
试想在战场上如果两队士兵对射,一边是火绳枪,一边是长弓,射程近的自然是只有挨宰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火炮了,真正把弓箭手从战场上赶跑的是火炮而不是火绳枪。弓箭手的远距离仰射只有在形成射击密度才有杀伤作用,所以弓箭手必须要有密集的阵列,不过阵列越密集,火炮的作用也就是越大。
大明的军队本来对于火器也是十分的重视,希望用以克制关外的鞑子兵和周围的其他异族敌人,但是官办的匠户作坊,那些半奴隶性质的工匠的工作,根本法讲求什么质量,铸造的火炮在发射几发之后,就有炸膛的危险,
其他的几种火器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若是对方在冲过来,你的大炮打不响,或者是炸膛把自己人伤到了,岂不是耽误事情,或者说引发大的失败,都是有可能的。
军队为了胜利,为了保命自然是选用更加可靠的武器,现在的大明边军远程武器普遍是以弓箭为主,毕竟是弓箭不会有什么炸膛之类的问题。原本刚刚有些苗头的火器化迅速的又是回归到冷兵器的阶段。
同样的匠户同样的工匠,甚至是同样的方法,在江家军的作坊里面,所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和效用,完全是天差地别的东西,因为只要是生产出来好的东西,就是给自己赚一份银子,若是生产出来不好的东西,就有掉脑袋的危险,孰轻孰重,自然是分的清楚。
江家军的火绳枪和长矛组成的军队,江峰对他很有信心。至今来说,给他造成杀伤的只有在塔尔河谷地瓦刺的士兵用大弓射来铺天盖地的弓箭,在射程上完全的压倒了火绳枪,若不是那几门小炮在的话,恐怕是休止的轮射,就会把火绳枪兵完全的射死在河谷地那里。
火炮的存在可见有多么重要,虽然说是按照江峰的制度,每两千人的大队之中配备三门两磅炮或者是两门三磅的火炮,这样的部队在野战的时候还算是可以,不过若是对方有掩体作为遮蔽,恐怕就是相当大的麻烦了。
这样就必然需要一个用来攻坚的火炮,更大的口径,可是就算是三磅炮也需要四匹马来拉着,火炮的沉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火炮的炮座根本不适合用马匹拉着移动,大明传统的炮座形状很像是一个大的木箱子,木箱下面安着四个小轮,上面有凹槽和木卡用来承载火炮。
也就是在阵地上能够在很小的范围之内移动,若是跟着部队移动,就只能是把炮身从炮座上面卸下放在马车上面,这样繁琐,而且考虑到马车的载重,所以现在也只有三磅炮可以随军。
江峰现在需要他的部队带着更大火力的随军火炮,显然老式的炮座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带着两个轮子可以被拖拽前进的近代火炮的样式,江峰的脑海中还是清晰的记得,所以他大概画出了草图,交给下面去做。
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就是一根轮轴两边两个大的轮子,上面安置的火炮,行动的时候用马拖拽,不过工匠们按照江峰的方法来制造的时候,却发现却有种种的困难,一来是现在冶炼很难保证有这样的强度的铁架可以承载六磅和更重的火炮,毕竟这和舰船上不一样,江峰的主力战舰上的火炮最大都有十八磅的火炮,那是因为船只的浮力足够,可以承载。二来是如果按照江峰的这种设计,根本法保证火炮在行进时候的重心,特别容易发生倾覆。
不过江峰的设计,也不敢有什么人来质疑,工匠们只能是闷头在工坊里面尝试各种改进的方案和方法。
直到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在尼德兰过来的移民之中有两名懂得金属冶炼的工匠,他们改进了江峰这里的炼铁的设施。这样可以锻造出附和炮架要求的铁材料,有了材料,事情就是容易了许多,制造四轮马车的罗本这时候提出了一个方案,用四轮马车的底座框架改进成炮架,然后在进入阵地的时候,拔掉卡簧,把后面的两个轮子和炮架的部分拉开,这样在行进的时候比较稳定,而且在可以在炮车的后半部分放置药。
这种炮架和炮车的形式,实际上在十七世纪
成为了欧洲军队炮兵的标准样式,不过在江峰这里提。
除了马车还有许多的新东西不断的都被发明出来,这些东西并没有超前这个时代,只不过东方和西方的思想技术彼此之间,交汇和碰撞,产生了喷发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