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几个孩子中,来银才六岁,来乐七岁,大的是来锦九岁,来安十岁,这四个孩子这会儿委屈极了。
来锦和来安说他们已经跟赵夫子理论了,要说家中两弟弟偷的,那也得交出证据来,可是赵夫子的眼神却是看到他们的身上布衣,那模样显然是认定了他们四人了。
来锦还弱弱的开口说道:“私塾里来接送的家长,有些家长时常给赵夫子家中送礼。”
九岁的孩子就知道了这世俗的一面,谢宁听了就不舒服了,她是没有这么做过,而是她送小包子读书,所遇上的夫子哪个不是极其正派的。
如周夫子,如沈大儒、魏大儒,哪个不是看重的是学生的才以,而且悉心教导,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学识,这才是正派的读书人。
谢宁当天夜里也不方便带着孩子们去,但她细细问过了,这明显的是栽赃,她家的孩子手里的零钱也不只这五两银子了,还需要偷人家钱。
入夜,谢宁安抚着几个孩子先睡下了,夜里谢宁在书房里翻小册子,来富和来运坐在交椅中等着。
谢宁翻到小册子关于伍家的消息栏,看完后,冷笑一声,说道:“伍家也是庄户出身,在洛阳城城西做烧饼生意,生意不错,这位伍泽奕是家里头最小的儿子。”
“他会读书,是伍家的全部希望,听说能进赵夫子私塾费了不少劲头,并不是考进去的,而且他平素还在家里偷钱,将他父母兄长都气个半死。”
谢宁合上小册子,来富起身又送上一本小册子,上面记载着最近的事,来富说道:“五姐,咱们万事通到了洛阳城里当真是如鱼得水,收集起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来,方便多了。”
的确方便,用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消息是极有用处的。
谢宁将小册子翻看,看到里头记载的内容,忍不住夸赞道:“来好和来宝专门负责这些风月场所的消息,这倒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伍家这小子才十四岁的年纪就逛窑子了,有意思,十四岁还没有中个童生,还偷偷去这种地方,这算什么好苗子。”
谢宁收起小册子,叫来富和来运先退下,她明个儿亲自送孩子们去私塾。
从书房出来,谢宁准备回房休息,没想奶奶唐氏并没有睡下,她一直等在后院,这会儿看到孙女,于是担忧的问道:“萧煜最近都去了哪儿,他不在家,五丫头明个儿独自去私塾理论?”
“我担心这四个孩子不讨赵夫子喜欢,到时候退了学,必定在四个孩子心头留下阴影,这几个孩子不像小包子,他们读书费劲些,好不容在洛阳城里住惯了,要是因为此事而影响他们的学业,那可就不好了。”
谢宁看着一脸忧心的唐氏,连忙安慰她,“奶奶,莫担心,萧煜过几日就回来,我一个人去也没关系,私塾里还是讲理的地方,我占着理儿就不怕了。”
唐氏也只能这样了,似乎人的年纪越大,担心的事情就越多,看着家里的这些孩子,唐氏都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孙子们看待,不想他们中任何人出什么事。
第二日,谢宁亲自送几个孩子去赵夫子的私塾。
唐氏还给四个孩子穿上了新衣,谢宁也穿了一件颜色鲜亮一些的衣裙去的。
只是当他们的马车到私塾外时,却发现赵夫子的私塾里读书的孩子穿的全是绫罗绸缎,就算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也都是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