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个人,准确地说是二百一十六个人,因为一张桌子坐十个,圆桌子。
村里人给他们弄完汤,还把咸菜端上来,本打算给他们做菜,徐宝没让,因为对方是来看书的,又不是走投无路,更不是来教书的,凭什么给上菜?
若二百多个人说是路过村子,出远门,一天水米未打牙了,徐宝会招待,看书咋招待,天天招待会惯出病的。
结果一群读书人在那吃着咸菜、喝着汤,说什么村里不知礼,因为桌子是圆的,无法分宾主落坐。
还有的人说村里的人不晓民间疾苦,衣着有违农耕之身。
这个说的是灯笼,上岗村之前就有灯笼,徐宝为了迎接嘟嘟叫村民做的,后来一直不缺钱,村民习惯了。
如今有游客到,当初的纸糊的灯笼一律换成绸子的,各种颜色。
然后村民穿的衣服也好了,没人穿粗麻的,要干力气活的都是细麻,负责招待游客的,全部是细帛,也就是丝的。
因为有钱了,首先想的是吃,等吃不愁开始收拾房子,买布做衣服。
到了晚上乘免费车过来的一群人口中,便成了‘沐冠而猴’,说白了就是爆发户,没底蕴。
徐宝听到了,很生气,反感,暗自骂着对方一群都是‘穷书生’,贬义的,既有因对方没钱而骂,更多的是对方没钱不怕,怕的是自卑。
他知道二百多人是什么意思,本身穷,但是却是读书人,看到别的人没自己有学问,穿的衣服比自己好,吃的比自己好,心理不平衡,想要找到自己的优势,贬低村子里的人。好提高他们自己。
“看样子我得联系联系,把国子监的学生们拉过来,让老婆带十几本诗集过来吧。要选好了诗的内容,送到国子监,这帮穷书生真不行,还说别人没底蕴。我让你们说,等着。”
徐宝气鼓鼓地小声嘟囔,他没直接站起来大声指责,那样会被群起而攻之,对方会以低智商的谬论把话题拉到对方熟悉的领域,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他懂。
就像他那边的网络。发评论什么的,马上有人过来用一种荒谬的论点来教育楼主,楼主开始辩论,结果到最后对方也发现辩不过,于是直接开骂,说脏话,并找来一群人骂,直到把楼主骂傻。
所以徐宝决定采取措施,不然的话。往后村子会变成一群穷书生的领地,除非赶走他们。
起身,离开,徐宝去‘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房子里亮着灯,铜板还在忙碌,他拿着徐宝借他的手摇充电手电筒照亮,不敢挑灯笼,怕烧了书。
边摇边在书架中转悠,自己跟自己说话:“我需要遍成数。别人取书的时候把数记下,后面记书名,必须加一套账,可不能把书放的地方给折腾乱了。”
徐宝到来,铜板都没发现。
对此徐宝很满意,之前他还觉得铜板好高骛远,总惦记要去京城发展,现在跟外面吃饭的人一比,才发现,原来铜板是好同志。
至少铜板没瞧不起村里的人,偶尔有人干活,他还会搭把手,力气不小呢,估计是推车闯荡锻炼的,没力气推车是不行的。
“除了诗经、千字文、论语等一般读书人都学过的书,其他的收费,一本一天五文钱。”徐宝突然在一个书架的转角处出声。
“哎呀,鬼呀。”铜板吓得手电都掉了,还好徐宝反应快,伸脚垫了一下,摔到地上时已经不会坏了。
“哪有鬼?书中有的是颜如玉。记得我说的话没?”徐宝捡起手电筒递回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