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贪污潜逃
李康不是做慈善的,了时间,了精力帮老段找出了适合的指导方式,肯定需要顺便挣点钱啊。
而且他又不坑穷人,老段家的房子两层楼,虽然是老洋房了,但是也不是无产阶级,本身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李康向他介绍起自己办的学校,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毕竟很多家长一听到钱,下意识就会感到排斥。
很普遍的现象,在认知低的家庭中更普遍,比如家长不清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不同阶段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一概不清楚。
从小到大都是一套培养方式,可能直到孩子结婚了,都没有真正心理成熟起来。
他们都是从小放养起来的,成不成才全靠运气。
普通家庭成才的概率就和中彩票一样,但是看到别人家孩子成才了,又非常羡慕,这时就不免埋怨孩子不争气。
李康现在想做的就是为一些富裕起来的家长,但是又缺乏正确培养经验的家长,提供跨时代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符合国情的,也是更适合大陆宝宝体质的,更懂宝宝的心理。
不至于像老段这样,有钱了只管给孩子钱,一点心思不想浪费在孩子教育上。
或者直接照搬上辈教育他们的方式,对孩子一路打到大。
说实话,这样的粗野方式,打废了不少天才。
老段十分爽快,现场就跟李康报了名。
李雪儿跟老段签了合同,收了他的钱。
“周末就可以带孩子到我们中心上课。”
“李老师,问一下,是要给我孩子讲知识吗?我这孩子他听不进去课,光讲课没用的。”
李康直摇头,“怎么会呢,针对小段这样的学生,我们有不同的培养方式”
他招来的老师都是培训合格的,不符合的肯定留不下来。
主要师资力量还是找的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傅,年轻刚毕业的老师,说实话有些不够胜任。
当前的大学只教一些授课技巧,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但是如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压根没有。
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才有的。
随着大学扩张,市场的不断繁荣,公平的应试教育虽然确保了公平,却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
“我们不会利用周末这样宝贵的时间去给孩子传授额外的知识,而是会让孩子认识到教育的另一面,给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传授知识学校的老师应该也够了。”
老段却急了,“你们不教知识,那孩子成绩怎么进步呢!以后怎么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还有上大学怎么办!!”
“放心吧,老段,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只要一个学期,小段的学习能力就会拉开其他同学一大截!到时候你可要在街坊邻居中多多宣传。”
“那是肯定的,只要有效果,我出钱帮你们在电视台打广告都行。”
大陆的家长还是习惯看孩子的卷面成绩,李康也是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目前的目标客户还是一些出得起钱,又愿意尝试的家长。
等个一年半年,做出成绩后,再逐渐将这套教学方法推广到其他地方。
“敏姐,最初初的这批学生是我们的第一战,关系到咱们后续的发展,所以绝对不能懈怠。”
“放心吧老板,有了你的培训,我们要是还没把这些学生教出来,年底奖金都不要了。”
“这可是你们立下的军令状,我记住了。有突发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我。”
第二天,李康亲自去机场接陈旭。
陈旭这厮上外英专毕业,曾经在体制内混过一段时间,后来发现自己出来接私单可比体制内赚钱多了。
日子也过得更好,大房子,豪车开着。
只不过与这年头喜欢创业不同,陈旭一直没找准创业的方向。
毕竟不是人人都有勇气去创业,不仅需要垫资,万一失败了,真可能一无所有了。
而他当同传翻译,随便接一单都是不菲的收入。又有几个人愿意再创业。
不过现在有人牵头,他加入,也算能过一把创业瘾。
最后就算失败了,他损失也不大。
“陈哥,好久好久不见。去了日本一趟,人都变得洋气了啊。”
两人拥抱了一下,李康拍了下他的胸脯。
“你也不来看,才一个暑假过去,车子都买上了。最近搞你那什么教培赚这么多?还是你家里支持的?”
“当然是我赚的啦,教培行业未来一定大有可为,我没理由不带陈哥一起赚呀!”
陈旭笑着轻捶了他一拳,“你就说好听的吧,肯定是缺人手了。才想到我,说吧,接下来怎么干,我听你吩咐!”
陈旭这种姿态李康很喜欢,有能力,不跟他争权,服从性也不错,正是他需要的创业伙伴。
李康创业,只想找些会干活的员工,钱给够。
开出的工资都是远高于平均收入的,并没有那种想法,这些人都是来给我挣钱的,自己给他们工资是恩赐。
现实点,大家都是想挣钱,顺便搞个事业。
别以为当个老板就高高在上了。
李康的理念也是,老板和合作者,和员工都是双向选择。
总结一句话,钱给够,办好事!
“眼下我有三大业务板块.”
李康向他详细介绍了下自己正在做的事,陈旭是负责学生的英语高级语言能力培训;曹芳敏负责中学生培训;李康自己负责留学培训业务。
每条线都会适当的放权给两人,他只关心教学指标,,满意度评价,以及收益。
有李康前期打下来的基础,陈旭再跟着做,没多大难度。
只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小广告贴起来,报纸广告打起来。
在报纸上打广告也没想象的贵,一期广告也不过几千到几万。
但是带来的收益却是难以想象的,基本会有十倍百倍的回报。
只是很快,因为在上海扩张得太快了,陈旭和曹芳敏几乎是忙得连轴转,一周工作八天,没一点喘气的时间。
手下招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但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
李康趁空去看了趟徐美琴,手上拎着礼物,来到一个老旧的小区。
原先的别墅,李康找过去,没想到别墅已经换主人了。
打电话才知道,徐美琴已经带着儿子搬家了。
原先别墅的太太,居然有一天会搬到这种老式小区。
虽然环境不错,外观复古,但比起新楼盘,带电梯的房子,这里还是差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