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九头龙大战九灵怪
书接上回:话说李靖见申公豹要逃,忙掷出八宝玲珑塔,可惜李靖情急之下来不及念咒语,玲珑塔发不出神威,只如同器物一般,正打在申公豹的后脑勺上,直打得申公豹“呀——”了一声,摔倒在地。他顺势在地上连打了几个滚,鼓足神力,扬起一片尘土,然后暗念神诀,借土遁而去。
李靖被申公豹搅起的尘土障住了眼,待尘埃落定,已不见了申公豹,只得拾回玲珑塔,纳回袖中。
再说糊涂仙和九灵道长。这俩人各展神功,直打得阴云沉沉、星月无光,从营里杀到了营外,又从林间杀到了山坡。糊涂仙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当初十日中天之时,草枯河干的惨烈景象。此时他又想起自己因盗龙丹差点没丢了性命,不由得怒火翻浆,使出一招火龙掌,只见一条火龙推着一股撼人的威力,奔九灵道长而去。
九灵道长毫不示弱,只见他身形一晃,现出九头十八臂,一招降龙十八掌,把糊涂仙给震了个趔趄。
各位:您瞧着没?这才是真正的降龙十八掌!在座的若有喜欢看武侠小说的,里边总说降龙十八掌如何如何,其实那都是扯淡!告诉你:惟独九灵道长这一手才是正宗的一招十八掌。对了,我还听说江湖中有一招武林绝学叫做六峰掌,就是说你若是挨了他一掌,身上会出现六个手指印。今天我老瞎子告诉您:这个您也甭学,因为这小子肯定是个六指!
回接前述:糊涂仙一见九灵道长现出九头十八臂,起初还以为自己看了眼。待他再定神一看这才明白,原来这九灵道长的身子上面除了挤出了一大堆脑袋之外,还枝枝丫丫伸出了十几只手臂。
糊涂仙仰头笑了笑说道:“好大棵椰子树!”
说罢,糊涂仙使出九九八十一式地蹚拳,专攻九灵道长的下盘。
糊涂仙本来个头就矮,这八十一式地蹚拳招招不离九灵道长的下三路,九灵道长头重脚轻,空长着十八只手臂派不上用场,只得落荒而逃。
糊涂仙冷冷一笑,暗念起“糊涂咒”。只见九灵道长一头栽倒在地,紧接着他一骨碌爬起来就逃。
糊涂仙又念“糊涂咒”,九灵道长又是栽倒了爬起来又逃。
糊涂仙再念一遍,九灵道长仍是如此。
糊涂仙拍着后脑勺暗问:今天这“糊涂咒”怎么不灵了?
各位:在这里,我老瞎子插言一句:不是糊涂仙的摄魂咒不灵,而是因为九灵道长是九灵仙的元神,是九魂归一体!拿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他有九个脑袋,只要有一个脑袋还清醒,他就知道赶紧爬起来跑!
话说九灵道长趁糊涂仙迟疑之际,化作一道灵光,直奔山顶而去。
糊涂仙正欲起身追赶,忽听山顶传来一阵隆隆之声,紧接着就见有九根缸口粗的树木从山顶滚滚而下。
糊涂仙笑了声道:“呀咦——有本事!”
他口吐神火,将九根滚木瞬间化为灰烬。
还没等糊涂仙喘口气,只听“轰”地一声,从山顶现出一团白光,转眼变成一条飞瀑,卷着九个猛蛇般的浪头,奔糊涂仙扑来。
糊涂仙高叫一声:“有精神——”!化作一条九头飞龙,迎着奔涌的浪头,盘旋而上。只见他大口一张,竟将这奔涌的飞流吞入口中。九头龙异常兴奋,他腾入云霄之上,摇头摆尾,发出一阵长长的龙吟。之后,又一个猛龙翻身,落回地面。
糊涂仙现出原形,哈哈大笑。就在糊涂仙畅笑之际。他忽觉有一团凉气由肺腑夺口而出,糊涂仙凝神一看,见一团幽灵闪着忽明忽暗的光在糊涂仙头上飘来飘去,虽然幽光之中有许多魅影纠葛在一起,可糊涂仙仍然认出,这团魅影就是九灵仙。
只见九灵仙忽闪着幽光悬在空中说道:“我前世今生与你何怨何仇?你竟在天上人间与我作对!”
九灵仙说完,如流星一般,拖着一条长长的彗尾,直奔天帆而去……
不知不觉,天已放亮。李靖整顿兵马,清点战俘。
李靖发现有一队黑脸的士兵亦在降兵之列,便上前问道:“你们是哪家的部下?”
前边的一个士兵赶紧答道:“我等俱是闻太师的原班部下,在后军专事护卫粮草及日常事务。”
李靖又问道:“既是商军后队的兵将,为何皆是黑脸?”
士兵答道:“我等闻传:在军中涂黑脸者不杀。为保全性命,故而才有此举。”
李靖笑了笑道:“哦——原来如此!现在两军大局已定,你等混迹于军中,当有个说法!”
前面的士兵纷纷跪地说道:“我等愿降!”
李靖点头道:“既如此,你等速为我收拾营帐,将军中物资用车马都给我送入城中。”
这些黑脸的士兵得令,匆匆收拾营寨,打扫战场不提。
话说姜子牙率众文武出城迎接夜袭兵马捷师凯旋。姜子牙见了李靖、杨戬还有哪吒、牛二,鼓掌为其庆贺。
大家相互问候了一番之后,李三正现身跪在姜子牙面前叩道:“下官李三正拜见姜丞相!”
姜子牙见是李三正,伸手扶起说道:“李文尉深明大义,率军归周,使昨夜一战几兵不血刃,其功不小!”
李三正愧道:“下官不才,乃庸人自用也!”
姜子牙笑了声说道:“李文尉何需自谦!闻太师叱咤风云,威名远扬,其中多亏李文尉谋略出常,妙算三先,贫道岂是不知?”
李三正闻听提起闻太师,黯然道:“闻太师早在十绝阵兵败之后便暴病而亡,故三军之责方落在下官一人身上。”
姜子牙面色凝重地说道:“此事贫道已经知晓,只可惜闻太师一世英名,持迷在了昏君之上,才有此横祸,正所谓天意不可违!”
李三正默然肯首,他正欲退在众人之后,姜子牙一把拉住道:“贫道尚有军务要李文尉相助,切不可离贫道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