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子重生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二十三章 考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张纯如本身就是《纽约时报》和美联社的自由撰稿人,想发布一则消息那就太简单了。

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对《拉贝日记》的发现,反应都出乎张纯如的预料,甚至是周硕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

从她的文章一发表,作为《拉贝日记》原版的所有者,六耳软件公司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有的是各个博物馆希望能够收藏的,有的是历史学家希望能够进行研究的,有的甚至是亲历者的后代打过来电话进行核实的。

随即这则消息又被国内进行了转载,这样一份贵重的史料甚至惊动了人民日报。虽然并不是头版头条,但《拉贝日记》的存在还是惊动了不少的人。

外面纷纷扰扰,百人会里也有不少人通过朱丽雯来打听情况。对于百人会这些会员来说,其绝大多数祖辈、甚至是父母辈都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能够加入百人会的,无不是希望能够改变中美关系,改变美国社会华人地位的人。对他们来说,《拉贝日记》堪称是中国的辛德勒名单。

从《拉贝日记》中记载的故事来看,约翰.拉贝的所作所为不仅对中国人意义非凡,同样也完全符合了美国人普世价值的描述。

即使是没有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一个背景,这样的历史发现都是弥足珍贵。何况,如同张纯如一般,从小耳濡目染却偏偏在社会生活中寻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的华人,同样也是太多太多。

有自我割裂的abc。自然也同样有愿意追根溯源的华人。张纯如的文章一经面世,立刻就受到了这些人的广泛关注。

不仅是民间。就连在驻美大使馆甚至都专程派人前来了解情况,希望能够得到《拉贝日记》的复印本。

当他们得知张纯如即将动身前往中国。为《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进行实地调研的时候,就更是激动的无以复加。

一个美籍华人,不远千里跨越太平洋,只为了描述半个世纪前故国曾经发生的惨案。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要知道在六耳软件公司表示资助之前,张纯如就已经开始了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即使没有《拉贝日记》的出现,两年以后她也将动身前往中国。

中国人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在美国被关注的实在是太少了。能够有这么一个人、一部书,对大使馆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

虽然作为原始史料,《拉贝日记》在平常人之中造成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在百人会这样的精英组织之中,还是都有足够的知识去了解这样一份文件到底意味着什么。

而于琼作为名义上的实际发现者,以及未来《拉贝日记》电影化的投资者,无疑将为自己获取足够的名气。要知道很多百人会里的会员,本身也没有很大的公众知名度。但是其在某一领域内的成就被广泛认可的话,仍然可以达到百人团的要求。

何况名气这个东西虚无缥缈,关键还是朱丽雯和其余两个推荐者的认可程度。而于琼在《拉贝日记》这一层光环笼罩下。多多少少是够上了这个边。

说白了,四千万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百人会说到底,建立的宗旨就是促进中美交流。还有什么比让好莱坞拍一部中国战争题材更好的促进方式?如果于琼做到这种程度都还无法获得提名。那百人会本身的存在意义都要受到质疑了。

朱丽雯在得知了《拉贝日记》的事情后,也是傻傻的发呆了很久。她实在没有想到,周硕竟然真的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

在几个对南京大屠杀非常感兴趣的百人会成员的支持下,朱丽雯很快就凑齐了推荐于琼入会的三个推荐人名额。虽然她回想着周硕当初信誓旦旦的样子。心里着实不怎么相信《拉贝日记》是于琼发掘出来的。不过这本日记现如今在于琼的手里,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迫于当初她对周硕许下的诺言。朱丽雯仍然还是答应了向百人会提出增加新会员的申请。

“五千万就为了把我送进这个百人会,是不是代价太大了……”于琼难得的有些紧张的说道。

周硕微微摇了摇头,微笑道:“百人会这种级别的‘俱乐部’,如果会费只有五千万,我还要觉得便宜了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武修之合体双修 从武侠到玄幻 神龙鼎之都市 杀天 小农民的幸福生活 冥中事 爆笑冤家:逗逼王妃萌萌哒 仙古神迹 越沧海 特工王妃:冷傲王爷腹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