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二年七月初一夜。
当天白天的朝议上,冷泉天皇已经正式下旨册立三弟守平亲王为皇太弟,择日传位。藤原兼家和源高明的对决,显然是藤原兼家全胜。不过,藤原兼家显然是不满足于这种还不如他父亲藤原师辅在世时、藤原北家全盛之状的局面的。他想要的,还有更多。
于是,当天晚上,一群约摸上千人规模的黑衣大食国武士通过秘密渠道被送进了平安京,随后在午夜时分打着源高明的旗号,开始假装“清君侧”——这伙武士从京都三条一直杀到皇室御所,与当夜轮值戍卫宫廷的右近卫大将源博雅旧部发生了激战,守卫皇宫的日本武士显然不是那些彪悍骁勇地阿拉伯人敌手,加上有少数内应策应,很快就被杀入了宫中。
这群阿拉伯人赶到清凉殿,杀死了冷泉天皇,然后嘈杂着打出拥立为平亲王的旗号,裹挟着为平亲王继续杀去其他宫殿。一路上杀死村上天皇、朱雀天皇二朝所遗宗室庶子贵戚不下七八人。直到冲到新出炉皇太弟、守平亲王宫殿是,才被“赶来救驾”的藤原兼家率领左近卫兵马及藤原北家私兵重重围住,双方发生了血战。
从三更天杀到五更天。上千名据说是反贼从海外雇佣来的阿拉伯马穆鲁克武士大半都被杀死。他们裹挟的“篡逆反贼”为平亲王在乱军中被刺成重伤,而后擒获。朱雀、村上两代天皇的子嗣被杀了个七七八八,居然只剩一个被藤原兼家重重保护起来的皇太弟守平亲王安好无恙。
次日一早,源高明立刻被“已经查明真相”的藤原兼家率兵关押起来,同时旋即让守平亲王登基为帝,称圆融天皇。一天之内,源高明就被以谋逆弑君之罪处斩;随后这场被称作“安和之乱”的宫廷政变也就马上被贴好政治标签、昭告天下:
大纳言源高明为图谋册立其女婿为平亲王为皇太弟、在见事不济的情况下,狗急跳墙铤而走险,居然雇佣海外私兵发动兵变,又利用其执掌右近卫大将时职权暗设内应,居然弑杀了大行天皇冷泉。幸好在源高明谋杀大行天皇得手后、准备进一步杀害今上时,被内大臣藤原兼家当机立断,领兵进宫救驾,这才狙杀谋反逆贼,保护了今上安危。
至于被源高明利用的为平亲王,事先是否知情、是否参与其事尚未查明,暂且监押在府。不过因为为平亲王在昨夜宫变中,在乱军厮杀时受了重伤,没过两天就死了,到死都没有醒过来过,也就没有留下什么抗辩的遗言。
源高明被杀之后,醍醐源氏的势力被藤原兼家以雷霆席卷之势疯狂收割,近畿数国寄进于醍醐源氏的名主不是改换门庭就是因为太过死硬而被藤原兼家一派的兵力攻打灭亡。
连同弑君之夜的损失,两三天之内,朝廷兵马在相互杀伐中死伤四五千众,另外那一千人左右规模的马穆鲁克贼军自然是据说全部灭了。近畿五国大名小名的私军武装也在一通该换山头的混战中死伤数千规模,被剿灭的名主留下的逃奴和农民不下十万人规模,或试图啸聚山林,或向往在统治被摧毁的地区扎根成为不服朝廷管束的自耕农。甚至有一些主子被杀后解脱的农奴为了当自耕农,而从近畿的故乡流亡逃往山阴、关东地方,以脱离朝廷的直辖控制范围。整个畿内一片混乱,没有个把月的拾掇怕是恢复不了稳定了。
除了关东和山阴,近畿也不是没有其他吸引这些战乱中主子被杀流民的所在——比如如今被吴越海商建港建城经营了将近五年、已经繁华不下于平安京的摄津国大阪城、界港;以及播磨国的神户城、兵库港。数日来,投奔到这两座城池和港町的日本流民加起来也有不下万人,可惜吴越人对于日本内乱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第一时间的兴趣,而是非常审慎地置身事外。流亡逃难而来的人身份也要严格甄别,有涉及谋反军嫌疑的一律扣下遣返,不许入城,这一措施防止了畿内流亡人员大量涌入这两座城市,也免除了不少内奸渗透的潜在危险。
……
那伙被设局偷偷放进平安京,发动宫廷杀戮的马穆鲁克,当然是藤原兼家重金雇佣的。雇佣的来源,当然是一伙据说绕过了吴越王的海商航线、独力探索发现日本商贸航线的大食国海商了。一年前,这些海商据说是在势州、关东相模湾一带近海出现过,随后勘探到了良港后登岸。因为势州、相模的地方名主中有藤原北家的人,才和这些大食人接上头了——这个过程中,藤原兼家自然是不会出面露相的,何况谁能断定源高明一脉没有和黑衣大食人接触过呢?
不过,这个年代的日本人几乎没有和阿拉伯人接触过,正如五百年后种子岛“铁炮传来”时葡萄牙人被称作“南蛮人”那般,这些阿拉伯人也被一并统称为南蛮人。“安和之变”的“真相”就是源高明一党为了自己小团体的政治欲望,重金买了一批南蛮武士,行弑君改立的谋反之举,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