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时律师给我的另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特别自由,不用每一天上班下班,天天去单位上报到。
通过跟老师实习,我才知道原来律师还可以自己在家里办公,这是多么的自由啊!
不但如此,我还看到那些需要请律师的人直接是到老师家里来找他,请律师的钱也是直接交给老师,好像除了签委托书外,合同也不用签,更不要说收费开发票了,就是收据都不需要写一张。
不但如此,记忆中那些找老师打官司的人几乎都来自于乡村,他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有时还需要在老师家里住宿、吃饭,所以跟老师家里买菜、做饭实际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经常是吃到中途又来了人,还得再次出去买菜。
而且,买菜还得到很远的农贸市场,那个农贸市场也还没有正式建成,还在修建之中。
同时,记忆中很多到老师家里来找老师的人基本上都是靠老师的亲戚、朋友、熟人、老乡、同事、战友等推荐。
这样,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律师这个工作,口碑非常重要,口口相传是律师获得案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时,广告、宣传、营销在律师行业还没有涉足,根本就没有律师广告,律师也不需要广泛宣传,更不要说正式的营销了。
还有一点是我记忆非常深刻的,那就是基本上来请老师打官司的都会给老师送不少的乡村的土特产,比如鸡鸭鱼、粮食、大米、生等,也就是说一般的粮食老师家里是根本不需要到外面购买的。
包括后来我做了律师,接触的乡村客户,他们也是一样的,给我送了很多的乡村土特产,希望让我们更加的尽心尽力为他们服好务。
办理这些乡村客户的案件,虽然他们不可能支付太多,让律师满意的律师服务费用,但是他们非常尊重律师,对律师很礼貌、很客气,基本上会把律师当救世主、他的恩人,给人一种很淳朴、真实、亲近的感觉。
但是,现在离开乡村来到大都市,遇到的客户基本上都是达官贵族、富豪千金、土豪劣绅之内,他们往往会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有权、有背景、有后台,对律师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对于这样的客户,我一般都不是很乐意为他们服务。我虽然是从事的服务工作,但是我适用的是法律,提供的不是一般的服务,我需要尊重,我也有尊严。
为此,我常常炒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客户的鱿鱼,我会大胆的、大声的、坚决的告诉他们,对不起,你不尊重律师,拿着你的臭钱滚一边儿去吧!
律师是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技巧在为客户服务,不是向客户讨钱,用不着低声下气,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大不了,老子不挣你那几个臭钱,少几个铜板又能怎样呢?
当然,对于接受当事人的礼品和在合同之外的费用,现在不行了哈,律师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规范了,绝对不允许私自接案、私自收费了。
还有,现在律师执业的风险越来越大,律师接待客户基本上都是在律师事务所或者一些茶楼、会所,基本上不在家里接待客户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私有住宅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巨大的变化,一般都不希望让外人知道自己的住所,住所的私人化、隐秘性越来越凸显。
特别是,有些地方出现了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一不小心得罪了人,被人打击报复、伤害的案例更让律师们在学会保护自己和家人方面引起了高度重视。
因此,在跟老师实习的那段时间,我近距离的接触了律师,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些律师的工作,对律师事务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我对律师的工作性质、特点、优势等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我走上律师执业道路的信念。
通过对老师的了解和观察,对他在接待客户的态度、语言、方式方法方面,加深了我对律师的印象,在我的眼里律师是一个光鲜的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一般的外在气质和形象,就是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无论是衣着、言谈、举止、思维都与众不同。
西装革履、吐词清晰、能够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举止文雅、大方得体、思维敏捷,对人和气、不怒而威,这就是我当时的律师认识。
律师忙的时候会手忙脚乱,彻夜不归,闲暇的时候可以整天无所事事,休闲自得,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内容不固定,工作方法不固定,收入时高时低,很不稳定。
中国劳动保障报上曾经有一个专题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就是专门写律师职业和律师行业的,这个专题报告的标题是《律师可以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这篇文章里面就把律师经常接不到案件的状况写了出来,一旦律师接到案件,收费往往也不低,低了怎么行,他要生存啊?呵呵呵,这个现象和困境做过律师的应该都是有体会的。
当然,那时候律师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和健全,像老师他们这种情况是既领取国家的工资,又自己办理案件收取律师代理费,获得的是双重收入。
真的,我当时非常羡慕老师的收入、自由,也很崇拜他。
在与老师相处的那段日子里,我还发现他非常理智,心思细腻,凡事小心翼翼,在办理案件方面从来没有半点马虎,容不得半点差错。
对外,他有礼有节,礼貌待人,为人和气,笑容满面;对内,不管是他的儿子,还是他的家政,学生,亲人,那确实非常严格,严厉要求。
里里外外,简直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在这个方面,我基本上是完全得到了老师真传,所以我的儿子都说我不应该像要求自己那样要求身边的人,说我那个年代已经早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