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张居正身为群臣之首,却向来都是那个话最少的人。
他听命之后,躬身而出,一开口就让赵元开眼睛一亮。
“陛下,臣深知凉州大捷指日可待,所以这几日一直都在思考凉州的战后重建问题!”
“臣翻了很多的史料,期间更是传唤了数位凉州为官的要员,在全面总结之后,臣发现了凉州以下几点问题!”张居正说到这儿,赵元开顿时欣然一叹。
这等觉悟和效率,不愧是千古能臣名相张居正啊!
“好!说来给朕听听!”赵元开喝道。
“老臣遵命。”
张居正又是躬身一拜,继而道:
“首先,蛮族祸汉已久,凉州深受其患,如徐尚书所言,青壮庶民全部支援边关,战死无数,这是人口的断层。”
“其次,为了躲避战乱,很多庶民流离不定,农事荒废严重。”
“但休养生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眼下凉州子民最需要的还是国朝的赈济,不过这赈济的粮食不用国仓出,而是直接去关外收割!”
“解决了当务之急之后,就是农部登台唱戏的时候,依照水土耕种粮食,同时升级农具!”
“镇西王坐镇凉州这些年,有一点做的非常好,那就是他从来不收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参军,所以凉州的新生群体尚在!”
“眼下的凉州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万民忠拥汉室,吏治清廉通达,只要国策下达,他们就能高效响应!”
说这儿,张居正深吸了一口气,诚然叹道:
“陛下,其实凉州根本不需要国朝多大的援助,只要大汉能给他们一个安稳,加以国策引导,凉州百姓就会十倍百倍的奉还与国朝的!”
这话一出,群臣喟叹啊。
就连赵元开本人,也深深触动了。
镇西王治下的凉州百姓,确是天下少有的省心且自强不息的百姓!
蛮族祸汉三百年,到了后期国朝倾颓之时,全靠着凉州人自己的抵御外患,他们一边流离,还一边支援边关!
西凉军的儿郎,是他们生养出来的。
西凉军的粮草,是他们从口粮之中一点点的抠出来的。
张居正说的没错,给凉州一个安稳,足矣!
而最重要的一点。
也是镇西王一直恪守着的那条底线。
西凉军一直在保护着凉州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少年,而这,才是凉州真正的根基所在。
至此,赵元开也不多问了,直接拍板!
“凉州当下的国策以休养生息为主,农部和工部第一步着手凉州的农业工具的升级问题,然后研究水土,因地制宜的播种!”
“吏部和国子监选拔出一批寒门出身的年轻能吏,支援凉州吏治,同时设建学堂,将第一批印刷出的书籍输送到凉州,那些少年……朕希望他们能识字知理!”
“另外,传朕旨意给霍去病陈庆之,让他们不用急于班师回朝,略作休整之后,突入关外游牧部落,有多少牛羊物资就给朕拉多少回来,让凉州百姓好好过个好年!”
“最后,老规矩,张居正全程把关!”
“退朝!”
言罢。
赵元开直接起身,拂袖而去。
太极殿内,文武百官那叫一个敬畏尊崇,见天子离去,松了一口气之后开始叹谓敬仰。
“陛下临朝至今不过一个多月,先吞北戎,现在又平定凉州外患,这等盖世功绩之下,竟没有一丝的自满,反倒是将凉州百姓民生提在首位……明君,明君啊!”
“何止是明君,简直就是绝世雄主,这……这才临朝多久啊!”
“想我大汉吏治恍然一心,上有天武帝雄才大略,下有张宰辅鞠躬尽瘁,宰辅,请受下官一拜!”
“宰辅,下官敬畏佩服啊!”
“宰辅大人……”
群臣尽向朝着张居正躬身作揖长拜,是诚然敬仰啊。
张居正回礼,脸色却依旧凝重,道:
“诸位大人,汉水以南反王未平,远东青幽二州依旧不尊大汉皇权,任重而道远啊!”
“宰辅大人,任重道远何以为惧?这大汉有天武帝君临天下,有宰辅大人竭力匡扶,振兴指日可待,盛世已然拉开!”
“说的没错啊,我等能在天武治下为官,何其幸哉啊!”
“诸位大人,陛下勤政圣命,张宰辅鞠躬尽瘁,我等可不能拖了国朝振兴的后腿,成了这盛世大开的庸人啊!”
……
朝官告退之时,各个备受鼓舞。
欣喜得意之间,只觉的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这……
就叫做使命感!
凉州大捷传遍长安城。
国都上下,一片欢舞,无数子民朝拜未央宫,对当今的天武帝拥崇至极。
而皇城帝宫之内,一样如此。
后宫内廷,无论尊卑,无一不是热泪盈眶,鼓舞振奋。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