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北部有一个偏僻落后的乡镇,叫“金毛镇”,镇上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排排颇有些年代的陈旧平房,分割出两条土街,只要下一场雨,街上就泥泞不堪,跟乡间的土路没什么两样,一点城镇的模样都没有。
这金毛镇人口也不多,总共也就两百余户,而且基本是农民,没什么文化。不过,四年前,这里却出了个名人,叫罗友奇。这罗友奇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考上了大学,这可是这金毛镇有史以来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所以,一直默默无闻的罗友奇一夜之间就成了名人。连带着这沉寂的金毛镇也一下子有了光彩似的。
那以后,几乎被人遗忘的罗家就此浮出水面,大家这才想起这罗家也真是不容易。
这罗友奇原来并不姓罗,至于姓什么,这金毛镇除了她母亲王月娥没第二个人知道,因为这罗友奇并不是他这里的父亲罗大锤的亲生儿子,而是王月娥前夫的。听说王月娥原来住在大城市里,她的前夫在罗友奇刚生下不久就死了,后来遇上去城里打工的罗大锤。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王月娥就带着幼子不明不白地跟罗大锤嫁到这金毛镇来了,并改姓罗。
谁知,王月娥嫁来不到半年,罗大锤在城里打工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工地上,之后,王月娥母子就靠罗大锤的死换来的一笔抚恤金艰苦度日。
因为王月娥寡言少语,不喜与人交往,又住在金毛镇最偏的地方,所以几年过后,金毛镇的人几乎忘记她母子俩的存在了。而罗友奇却在这种完全被忽视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直到四年前一鸣惊人,考上了大学。
罗友奇考上大学后,镇上的人都极力巴结王月娥,特别是那些家中有女儿的,只要跟罗友奇年纪相当的,都争先恐后地托媒人去说亲,想早早地就把这门亲事给定了。
王月娥没有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就眼高过顶,对于上门来提亲的,她都非常热情地接待,最后还真的定下了城东头刘德洋家的闺女刘桂兰,并约定等罗友奇大学一毕业就成亲。
这亲一定就四年,这四年来,两家一直以亲家的关系经常来往,这让街坊邻居大为赞叹,都说罗友奇实在,不忘本,上了大学还肯娶农村女子。
这不,大学四年转眼就过了,罗友奇如约回家娶亲,今天就是大喜之日。罗友奇起了个大早,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收拾得整整齐齐地,按照当地的风俗,钱请了吹鼓手,带上迎亲的队伍,抬着轿,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去城东头刘家迎亲。
按照当地的风俗,新娘子要在正午时迎进门,不能早,也不能晚,而迎亲的队伍则要早早地就出门。这样一来,就为难了这罗友奇,因为这金毛镇实在太小,如果直来直往,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到新娘家。
不过,大家早就商量好了,让迎亲的队伍在街上慢慢地绕圈子,掐着时间进门。几圈绕下来,罗友奇实在受不了。因为他好歹也是斯文人,受不了一路上人们那热情的指指点点。便打算找个地方躲一会儿。
当迎亲队伍走到一家茶馆前时,罗友奇悄悄拉住媒婆,撒谎说要上厕所尿尿。人有三急,媒婆自然不好不允,便叮嘱他上完厕所后到茶馆前等着,媒婆则带着迎亲的队伍继续绕圈,等下一趟经过这里的时候,罗友奇再加进来继续进行这规模盛大的迎亲游行。
罗友奇自然满口应承,等媒婆带着迎亲队伍一走,他便如释重负地溜进茶馆去偷闲休息去了。
金毛镇人口本来就不多,这茶馆自然生意也奇差,不过是一个腿脚不灵便的老婆婆为了打发时间在自家门口摆的一个茶水摊子而已。
这时候,茶馆里还一个客人都没有,老婆婆也姓罗,自然跟罗友奇十分熟悉,罗婆婆忙让出一张凳子来让罗友奇坐,还热情地奉上一碗八宝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