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二手货
“五马,清风剑,江山无限……”
马超在自己的专属大灶旁,哼着小曲,伸手抓了一下晾晒的酒糟,用力握了一下感觉了一下水分再扔回去,接着就拿起铁锹翻了起来。
酿酒的这一片地方,就是马超的专属地盘,一般他不喊人帮忙的话,根本不会有人来。实际上他也不会喊人来帮忙,酿酒这活他从上初中就跟着老爹帮忙,到后来老爹酒精中毒每天晕乎乎的过,他就开始一个人把这活担了起来。
不知情的人只以为这是马超对自己酿酒的技术看的紧,怕别人来学走。其实原来最早来场里的人都知道,马超看的紧的可不是自己酿酒的那技术——土法酿酒的技术真的挺简单,说透了不值一提。
他看的可是关乎全场的命根子,燕老板提供的‘秘制饲料’的添加。正因为如此,知情的都有意无意地帮他塑造出了一个‘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欢迎别人来打扰’的形象。
酒糟子晒到半干的时候,他就会把那些骨粉掺进去,然后拌匀了装起来,每天喂牛的时候,掺到饲料里面——喂牛的除了青储饲料,干饲料,牧草青草,还有一些油饼麸子之类的,多加一样酒糟子进去,一般人也看不明白,只以为这是场里试验出来合理的饲料配方。
旁边的酒锅中间,正有一根细胶管,连接到下面的一个大壶里,细听的话,就能听到细微的酒水流动声。刚蒸馏出的酒闻着特别好闻,明明酒的度数挺高,可是喝到嘴里,带着温度的酒让人感觉特别顺口,和平时喝的凉酒,那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小时候马超就被这种感觉欺骗过,那时候的他趁着家里人出去,好奇地拿着碗接了一大碗冒着热气的酒尝了一口,觉得挺好喝,于是就又忍不住再尝了一口……尝着尝着,后面发生什么事儿他就不知道了,反正等他再睁开眼的时候,家里人都吃过晚饭,正在院子里乘凉。
到了现在,因为还有老爹的事儿,所以马超酿酒归酿酒,哪怕是这酒味再好闻,他也不会去主动喝。最多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偶尔喝点。
翻过酒糟,他掏出来一个小记录本,记录了一下,然后就来到后边的屠宰场里,继续拿着本子做记录。
林玉梅已经在这里忙半天,老高和几个屠宰工人忙的满头大汗,现场看起来真的不怎么好看。分好的肉一堆堆的放在一起,这些有的将会拉去省城,有的要去香江,还有陈英军那边的。
当然,更多的则是留在当地,外边等待的肉贩和饭店来人,马上就会拉走一部分,剩下的则是送到肉干厂那边,加工成牛肉干。
看到马超过来,林玉梅就把手上正记录的本子交给他,自己则是去前面忙碌。
高档牛肉每次收到的预付款是固定的,但是每次拉走的牛肉可不是固定的,总会多少有些差异。所以每次都要做好记录,是要及时算出来价钱,汇总起来的——预付款用光了就和客户那边对账,没问题就继续让他们支付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预付款。
除去高档牛肉,现场卖出的普通牛肉还包括牛杂等等,都是当场付款,钱收了肯定也得记录。包括最后送到牛肉干厂的——这个肯定也不能送过去就行,都得有往来记录。
现在黑子他们主要忙的就是建设的事,老高这人干活没问题,干操心的事儿就不那么让人放心。向蕊自己那一摊子财务的事就够忙了,别的也顾不上,场里的这些事还得由马超和林玉梅负责。
除此之外,马超和林玉梅还要记录一下场里的牛的进出,乡里送来了多少牧草秸秆,平时又雇佣了多少人来场里干活等等。
进来的牛指的是乡里那些合作养殖户送来的牛,还有些是场里当初承诺的配种的牛犊。现在黑子他哥小黑到来,马超和林玉梅可就轻松多了——论起给牛估价,和那些养殖户们谈价格,牛经济出身的小黑做起这种事儿是驾轻就熟,根本不用旁人操心。
而且现在进出牛这方面张辉和两个小兽医也会有记录,还有老站长这个老头坐镇。马林二人实际上已经可以轻松许多。
大多数时候,他们只用等兽医们检查完牛,给牛做个登记,这个也包括近期要屠宰的牛。
最后,所有的记录和收到的现款,他们彼此之间核对无误后,就会汇总到向蕊那里,形成账务数据保存下来。
当然向蕊管的远远不止这些,现在庞发那里也已经成了一个大摊子。牛肉干是自家生产的,账目还好管理,但是从农户那里收来的双孢菇,蚯蚓等等,虽然都是些小账往来,可总归是账目往来,总不能因为钱少就不管吧!
而且乡里面养殖蚯蚓和种植双孢菇的农户数量,正在缓慢而坚定的增长着。还是那句话,没挣钱门路的时候人们只能闲着,一旦有了挣钱门路生活有了盼头,农民们爆发出来的劳动积极性,那真是挺吓人的。
每次屠宰牛的这一天就最忙,庞发在他的牛肉干厂坐镇,收购送来的双孢菇和蚯蚓,同时再转手卖出去一部分双孢菇——那些饭店的也会适当采购一些,其他蔬菜可以随意购买,但是双孢菇一直是由场里过一遍手的。
这个也是有原因的,一来那些饭店采购量不大,二来农户们供货不稳定。农户们如果从场里拿菌种学技术,也更信任场里点,毕竟靠饭店是个没谱的事儿。
饭店也觉得靠农户们不靠谱,供货量和蘑菇品质都不稳定,还不如老老实实从场里买——庞发还要指挥人把双孢菇根据不同品质筛选分类,饭店里要的没必要选最好的,价格还更实惠点。
这些场里的日常经营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流程,不论是宰杀牛还是收购蚯蚓蘑菇,这些都是根据客户们来拉货的日子固定的,除非特别恶劣天气,否则都是一直这么操作的。
总之在燕老板不在的时候,大家也都根据往日里的工作分配和安排,谁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没什么特别事情发生,有他没他都一样。
到了吃饭的时候,所有人就聚集在一起,谁有什么事拿不准的事儿,需要大家伙讨论的就说出来,大家端着饭碗把事情也就解决了。实在解决不来的,才会给燕老板打个电话问一声。
大家伙都在忙着为燕老板辛勤工作的时候,燕老板正带着媳妇,站在一家小小的饭店厨房里边,指着那些在水盆里千奇百怪的小生物点菜:“那个海虹来一份,海蛎子来几个,爬虾也来点。还有那个小乌鱼,黄尖鱼也都来点……”
饭店的老板娘是个淳朴的当地人,因为说话用的是方言,怕他们两人听不懂,尽量放慢了语速提醒:“小兄弟,你们就两个人,点太多的话,吃不了吧?我们这的盘子都是这么大的!”
徐小燕看了一眼:“我们要的是小份,你们这都是这种大份吗?”
老板娘解释:“这就是小份。”
燕飞无所谓:“没事,我胃口大的很,有多少都能吃完。”
“你们是第一次来我们这边吧?要是以前不常吃的话,一次吃太多这些海里的东西,会不习惯的。”老板娘提醒道。
“那好吧,就先上我刚才点的,一会儿不够吃了再点。”燕飞笑着回答。
如果是到大饭店的话,人家才不会管你点多少,吃不吃得完,也就这种小地方,人们朴实的多,会提醒客人们不需要点太多菜。
老板娘又问了一句让燕飞两人很纳闷的话:“就只点这些,不点些荤菜吗?我们这里还有野味的。”
等燕飞问过才明白,当地的人们,都不认为海鲜算是荤菜,只有猪羊牛肉才能算。老板娘说的野味燕飞两人也看到了,就是些野鸡野兔——附近多山,这些东西真多的很。只不过这些东西燕老板都是吃腻的,根本不感兴趣。
倒是当地称呼海鲜不是荤菜,燕飞还真不知道,实际上他觉得自己走这一路,学当地的风俗习惯已经学的很快了。比如刚才点菜的时候,他说的海蛎子就是当地叫法,其实就是蛤蜊,或者叫牡蛎。
至于那个海虹,则是贻贝。小乌鱼也就是墨鱼,既然加了个小字,就是很小的,肯定不会是深海几米的那种。
等老板娘给他们俩解释完,燕飞也是有点无语,这些东西都是在水盆里养着的,每种都是活生生的,居然不叫荤菜,这也是没谁了。
但是对于其他的,燕飞两个真没兴趣,就笑着道:“不用了,这些就行。我们本来没想在这里停留的,离老远就闻到你们这厨房里的味道,觉得做的特别地道,就在这里停下来了。要不是奔着这味道,我们现在都跑海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