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助理介绍他们认识,说:
“叶老师,这是沈老师。”
助理年纪小,刚从学校毕业,管谁都叫老师。那人淡淡道:
“老师不敢当,叫我名字就行,叶清润。”
“沈逢衣。”
沈逢衣伸手过去,跟他一握。
节目录制很快开始,叶清润作为餐厅主厨,成品迅速美味,以鳜鱼为原材料的假蛤蜊“以假乱真”做出蛤蜊的鲜、脆、韧;一口鳜鱼软弹细嫩,堪比蛤蜊鲜香肥润;一勺蒸羊绵软柔滑,融汇杏泥层层融化……
阿薇近水楼台,做淑女状舀了一勺吃,啧啧赞叹,说了几句台词套话,意思是厨师于古卷中寻觅美食灵感——从汴河边停靠的渔船,联想到有“海风拂面、超然物外”之味的假蛤蜊……
说完把叶逢衣让到主机位,
叶逢衣上来就说,得益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宋代计量数据换算规则,宋代解暑冰饮荔枝膏今天也被成功做出;根据黄庭坚对羊肉“食之以匕不以箸”的描绘,盏蒸的软烂程度更加形象具体……
说完台词后,开始介绍现实改良版,现在蛤蜊遍地可得,葱姜爆炒花甲,简易做法非常适合在家中实践。
叶清润笑道,搭配麻辣小龙虾,很香。
沈逢衣不由语塞,他之前没碰到过这样的节目搭档,原剧本是主持人怼起来更有喜剧效果,不能接话的。这到底真是在配合自己呢,还是录节目紧张话痨?
底下导演也喊,你俩是不是认识的?一唱一和,阿薇呢?你个主持干什么去了?
“没我插嘴的份啊!导演你提前没教吧,场上嘉宾交流要照顾到主持人的存在。”
“关他俩什么事?你还要嘉宾照顾?”
导演是按字面意思理解,但沈逢衣听着怎么都像阿薇在借机调侃自己,一面暗暗告饶,一面又把副导演戳成了马蜂窝。
那边叶清润淡淡道了个歉,导演顾他面子,笑说没关系,反正是录影回头能剪辑,让他只管自由发挥。
接下来的就顺利了,沈逢衣讲解示范着他已做过几十遍的家常版葱姜炒花甲。
阿薇扮演着吃货+学徒+美食评论家的角色,串场词张嘴就来。
叶清润也只有在阿薇问起时才会发表他对家常版的看法和建议。
总之,现场配合的很好很和谐。
这期节目录制结束,若要问起沈逢衣对沈清润的印象,无非就是人又高又帅,厨艺好,态度也好。
若再要问起对叶清润有没有特殊印象,沈逢衣大概会摇头。
所以人骨子里肯定或多或少都有些受虐情节,你亲切待他,笑容可掬,他没准还把你当成路人怪蜀黍。
叶清润……其实是影帝来的。
七天后的扬州。
家族周末聚餐,爷爷80大寿,在酒店定了包厢,照例先拜伊尹,第一杯酒倒在地上。
沈逢衣知道太爷爷曾任御膳房荤局主管,老讲究少不了,一代一代就这么传了下来。好比木工世家也都会拜鲁班,纺织世家拜黄道婆。
不过这一代一代,貌似越来越上不得台面。到他爷爷还在位列京城八大春的淮阳春掌勺,炸脆鳝、桃叶鳝、炒鳝糊、七星蟹、两吃鱼、醉虾名闻京城,到了他爸,却只会一道黄飞红,俗称西红柿炒蛋。
他二叔倒是继承了爷爷的好手艺,不过以二叔那个脑子,做什么都能活,厨房苦累多,二叔不屑,现在专营炒股炒房,只赢不亏。
他三叔和他怕是家族里硕果仅存的跟烹调挂钩的人,一个高级厨师,一个……呃,知名美食博主。用他二叔的话说,就是摄影水平要好过烹饪水平,文字水平要好过摄影水平——花半小时做菜,一小时拍照剪辑,再花两小时写微博发抖音。
有了这个定义,每次家族聚会沈逢衣都尽量低调,总觉得自己既没把祖传手艺发扬光大,又没在新的领域出类拔萃,两头都不靠,不伦不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