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已经说过了,李嗣一是个聪明的孩子,而教导聪明的孩子,是一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已经驾崩的历代先帝们对于数量庞大的子孙当然没有那么多的亲情可以挥霍,而大唐让他们在意的,也不过是帝国以及气运在地府的投射,这关系到他们能享受的香火祭祀以及现在逍遥地生活,他们可不愿意如古朝的帝王们一般陷入将近消亡的长眠、只能等待着轮回的一日到来。
他们现在给大唐强行续命的做法在前头的朝代中已经有帝王做过了,成功的朝代,历史发展将会从原本的基础上分出一条支流,走向一个与他们提前知悉的未来完全不同的时代。正是因为前头已经有了例子,他们这回才能这么轻易地重返人间。
和大唐的存亡、长久的强盛相比,礼法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的,更何况,大唐的这几位先帝,做过的不合礼制的事情也不少。
被儿子盖章认定和武则天是真爱的高宗李治,就有娶父妾、废皇后与太子之类的行为,李世民自己除了弑兄杀弟夺位之外,还强娶了弟媳,总之,假如他们自己乐意的话,礼教不过是空话。
而现在,被这些先帝们重点培养的李嗣一,让这些除了养孩子和围观在人间就没有别的事情好做的阿飘们,很是体会了一把养成的快感。
对于自己教出来的孩子,先帝们自然是觉得他千好万好,好在李嗣一小朋友明白自己的不同,为人谨慎,每位先帝又有不同的教授重点,才没让他被养成一个眼高于点、妄自尊大的人。
李嗣一出生的时候才行九,他的同胞弟弟李敏出生的时候,都已经在李隆基的皇子中排行十五了,可以说,李隆基的生育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而一个心存野心的后宫女子,若是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夺位的话,那在不知晓皇帝寿命的情况下,自然是儿子越年长,成功率越高。
像是武姜——郑庄公寤生、共叔段生母——清朝雍正皇帝生母德妃之类的偏心幼子的例子,无一例外都是与长子不亲,而他们的情况又能细分成长子本就拥有继承权和皇帝寿命太长,幼子已经有了足够的势力与长子扳手腕等种种情况。
作为一个排行不上不下、母家还是朝臣防范的重点对象的皇子,李嗣一被封为夏王之后,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朝中皆说他荣宠太过,只是李隆基前头的几个皇子都有年幼封王的先例,纵然李隆基后头出生的子嗣里李嗣一是头一份儿,他们也不能指责太过。
为一小儿封王之事触怒天子,这才叫得不偿失,
李嗣一:我还是个孩子啊,朝堂诸公你们这样真的好吗?
李嗣一年岁未足,依然和母妃住在一起,而他的那些阿飘祖宗们在宫中不能离他超过五尺,对外头的消息自然不是那么精通,不过他们主要的作用不是到处搜集情报,而是以帝王的眼光告诉他事件背后蕴含的深意。
这日李隆基下朝后便来到武婕妤的居所,逗弄了一会儿小儿子,又问了问李嗣一近日学了什么——李嗣一还未正式出阁读书,因此不算几位先帝们的教导的内容的话,他每日学习的只是一鳞半爪而已——听得他又背了不少《开蒙要训》与《千字文》的内容,又是一番夸奖不提。
这些内容按理说都是李嗣一正式开蒙后才要学的内容,只是他早慧,身边又跟着这么些祖宗,本身也是不喜玩乐的性子,便静下心来学习。
李隆基才与他们说了没多久的话,便见他最宠幸的宦官高力士亲自进门,耳语了几句——武婕妤乖觉得很,况且自则天皇帝托梦后,她便意识到,若是她的子女尽数夭亡,纵是她斗败了一切敌人,又能如何?且三郎正式年富力强的时候,她可不着急做这个恶人,因此每次有人将消息报给李隆基的时候,她便避退一旁,后来李隆基说了几次她依然不改,便让人改成了与他耳语汇报消息。而李隆基嘴上不说,心中却对武婕妤更加满意——听罢,李隆基变了脸色:“一个个的,都不让朕省心!”
武婕妤只在一旁劝他息怒,却不敢问明详细,这难免有逾矩、干涉朝政之嫌,反正她不主动问,若是可以说的,李隆基也会告诉她,何必留个坏印象呢?
李嗣一也在边上着急地说着“耶耶不要动怒,不要因为别人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李隆基镇定了一点儿之后,便说起了自己动怒的原因:“他们一个个都当朕是好拿捏的,竟在那捣鼓起将九郎过继给孝敬皇帝的事情来了!”
不用周围的先帝们解释,李嗣一就知道,李隆基这回的怒气不小,没看他的自称都变成了“朕”吗?平时在他和阿姨——是的,武婕妤是个果断的女人,在李嗣一能说话之后,她教他叫自己都是用的称呼庶母的方式,这一点在得到边上则天皇帝点赞的同时,还收获了李隆基的心疼——的面前,他可从来不用这个自称的。
武婕妤听罢,霎时脸色煞白:“三郎,这,这可如何是好?!”
她的眼中很快就出现了泪意,李隆基拍拍她的手安慰道:“我不会让这些事情发生的。朕都不知道,孝敬皇帝在高宗朝便已故去,到了现在,经过了则天皇后那个年头,哪里还来的这么多人,心心念念地惦记着他老人家尚无香火祭祀。”
他的语气很冰,很冷。
这孝敬皇帝,说的是李治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早于其父故去,作为太子,还被父亲追封了一个皇帝的谥号来,可见其是极得宠的了。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因为对亲子以及李唐宗室的辣手,坊间都在传,孝敬皇帝同章怀太子一样,都是亡于她之手。
章怀太子好歹还有子嗣在世,而孝敬皇帝就真的是无子早亡了。
也因此,在武则天称帝三年后的长寿元年,皇嗣李旦之子楚王李隆基在武则天的诏令下成为了孝敬皇帝李弘的嗣子,继承其香火。
所谓嗣子,就相当于李隆基已被过继了一样。
等到李旦登基之后,李隆基地位不稳,连后来的肃宗李亨都差点在母体中被一碗药流掉,只因他担心太平公主借题发挥、说他这个太子好色,可见外头的流言可怕到了什么地步,曾经被武则天下令给李弘当嗣子的事情,在如今也没多少人会不长眼色地在李隆基面前提起,想不到这次为了让李隆基过继夏王李嗣一,那群人也算拼了。
朝中的大佬们没人会这么不长眼地去讨李隆基的嫌,所以这件事,要么是有墙头草想要攀龙附凤所以自作主张,要么就是有人等不及,准备推一些人出来做炮灰了。
出了这件事,李隆基很快就离开了武婕妤的寝宫,不过走之前,他倒是提起要选拔一批新的侍读来教授皇子们,说了几个名字,都是朝中比较有名的老大人,为人也是中正平和的那一类。
这显然是为了明年李嗣一开蒙入学做准备,但是李嗣一看着边上听道“孝敬皇帝”四个字后脸色就一直很难看、后来还怒极反笑、连同为阿飘的阿翁李旦都离得远远的太爷李治和太婆武曌,默默地想着,自己入学了以后,课业到底会繁重成什么样。
唉,算了,这大概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吧。四岁的可爱小男童夏王殿下李嗣一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每次选完时间点以后都觉得自己时间选错了,主角的年纪还太小,但是一下子跳个十几年又感觉太夸张了,我大概是有病orz
第144章 体弱
开元八年正月初一, 皇太子行元服礼。
这是开元七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的大事,相比之下, 几个月后, 夏王李嗣一正式出阁入学的事情简直不值一提。
皇太子李嗣谦盛大的元服仪式以及天子对他表现出的重视, 都说明皇太子如今的地位是稳固的。
在这样的前提,再在夏王的事情上纠缠,只会惹得宠爱此子的天子不悦。
朝堂诸公设身处地地想了想, 他们自己对子嗣也有偏爱, 如果别人不提也就罢了,若是别人提起, 他们对此子的关注只会越来越高,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嘛!
典型例子就是梁国公姚崇, 他老人家被称为救时宰相, 在处理政事方面很有一套,为人也被许多大臣称赞,只可惜有一个缺点, 对子嗣太心软、教子无方, 包庇亲眷。
他的儿子姚彝、姚异的行为近乎于结党营私,又收受贿赂、利用父亲的官位与权威进行一些不太好的交易,惹得朝中人物议纷纷。
只可惜别人越是指责姚崇的儿子,他越是要包庇他们, 或许这样行为在一个父亲看来应当被称作是保护。
李嗣一只有五岁,当年李隆基出阁的时候已经七岁了,按理说他现在出阁时间还是太早了, 但是架不住李隆基同意了之后李嗣一也没反对,种种情况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比哥哥们小了好几岁的小豆丁出阁上学的情况。
李嗣一: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身边跟着一堆阿飘祖宗也就算了,他还是个小宝宝,偶尔放纵地玩闹一下也没关系,但是问题是他的生母是武婕妤啊!
年长的兄长们都出阁读书了,李嗣一能打闹的对象就是他其他的兄弟们,但是八兄李涺尚未封王,母亲又是武婕妤之前正得宠的妃子,两番仇怨加起来,被挑唆得一向看不惯他,后头的兄弟们也是这么个样子,且年纪比他小不说,在李隆基看来也不似李嗣一那般机灵,也不甚受宠,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李嗣一在兄弟中隐隐有被孤立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