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温府大郎说曾于十多年前在京郊梅林得遇妇人产子,然则十多年前,某长居于梅林外的木屋读书,从未见有妇人产子。梅林外不只一户,皆可为某作证!”
为了圆一个谎,总要用一个接着一个的谎言去弥补,直到最后那个谎言因越来越多的漏洞而彻底破灭。
温家大爷现今便处在这个境地,只因一句话,便进退不得。
将婴儿给他之人供出来,若真是这族中之妇人所出,而尸首被抛尸荒野,那人会被怎样?他父亲会如何处置此事?
若是不说……
便是温家大爷什么都不说,那青年也有话要说:“现下再说某当年被抛尸荒野的嫂子,当日应人之约,出门会友。因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对方还亲自赶了牛车来相接。本家中众人皆为不允,然嫂子执意要去,只派出一本家娘子相随。”
谁知道那位娘子自此不见踪影,而他家前去那户好友家中询问,得知妇人早已与那娘子一道离开。
“随后不久,我等族中便有人发现了嫂子尸骸,竟是被一卷草席暴尸荒野,身体被野狗所咬,几不相识!”
说到此处,青年不禁泪流满面。
身体发乎受之于父母,古人头发尚且不敢剪短,何况面容。
有迷信的说法,死者要是尸首不全,便不能顺利投胎,只能做个孤魂野鬼。
又长嫂如母,因此青年的眼泪,为在座大多人所容,面上更是怜悯。
“待我等将嫂子遗体安置妥当,再去寻那户人家之时,那户人家却是就此消失!”青年道。
“可这与本案有何干系?”冯钧疑惑,并不知青年说这一番话是为何。
青年一声冷笑,“此事自然有着莫大的干系!那户人家所住之地,恰是温府大郎继室仇府之别院!那户人家虽不是仇府下人,然却是常年租用仇府良田种植稻谷。而仇府的小娘子那几年也恰在别庄上住着,也就某嫂子被害之后才离开庄子回到京中仇府!”
“且慢。”冯钧打断青年的话,“便是汝家妇人死于非命,然与仇府何干?就只因那户人家租用仇府良田?”
青年回道:“若只是此,我等不敢前来公堂。盖因某嫂子虽被人抛尸荒野,然手中却握有凶手衣物碎片。”
“证物可有保留?”冯钧问道。
青年将那巴掌大碎片递与旁边的官差,拿给三司官员查看。
十年前的衣料碎片,便是保存得再好,也有陈旧痕迹。
几番查看,三司官员皆摇头。
“此物又如何能证明此事与仇府有关?若老夫没记错,这种布料十多年前,颇为风行。京中大半官宦人家女眷皆有此布。”冯钧道。
青年又从胸前掏出一张旧纸道:“当日周围农户皆可作证,当时周围有此布料制衣者,仅有仇府小娘子。且庶民不得着绢,便是仇府小娘子想将此打赏下人亦不行。”
三司官员接过纸张打开一看,又互相交换了一番意见,随后又纷纷摇头。
冯钧回过头问道:“可有证人亲眼所见?”
青年摇头,“恐唯一知情者仅有那不见的小娘子,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亦无音信,怕是早遭了不测!”
没有人证,仅有这一张压着红手印的证书与一块并无明显实证的碎布,若真要定罪却是难的。
可即便是如此,因事涉及仇氏,便是对方无理,仇氏也得到堂回辩。
何况青年所说,看似也算有理有据,只差实证。
三司官员着人前去仇府带人,温家大爷却突如其然的跪下,道:“人是我害的!”
旁观的温家老爷子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之际,将茶碗砸向温家大爷,怒道:“既是你这孽畜所为!当年请的产婆为谁?莫说是你亲自接生!便是哄三岁小儿也未必相信你这一番胡说八道!”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大理寺少卿杨思怀,见温家老爷被气得拿茶杯砸温家大爷,忙道:“便是你所杀,因此事涉及仇氏,也当请仇氏过堂问询,温府大郎不得阻扰。”
衙门的官差应声而去,三司衙门之外与内堂之中窃窃私语声如蚊。
刑部尚书冯钧不得不再次拍下惊堂木,喝道:“肃静!”
堂下两族之人静下来,堂外围观之人也立即消声,只炯炯有神看向跪在堂下的温家大郎。
在场诸人,只见过喝醉酒道未醉的,不曾见过自认害人的。
温家大爷此举,竟是让人觉得大开眼界了。
果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冯钧见堂下已然静下来,便道:“既温府大郎承认自己害人。本官亦有些许疑问想请教温府大郎。”
“尔道人为你所害,产妇产子可有请产婆?产婆为谁?”
“得到婴孩后,抛尸者为何人?现在何处,可否为证?”
“若无产婆,如何接生?”
一旁坐着的楚戈道:“此前,还需请一产婆来证。”
“禀告诸公,京中产婆最有名气者为邵氏容婆,接生二十余载,经验颇为丰富,可请来质证。”其中一族族长道。
冯钧道:“在场诸位可还有其他产婆可推荐?只一名,恐难足以质证。”
“牛氏秀婆与施家云婆、河氏瑶娘子于京中尚有美名。”另一族族长道。
冯钧颔首,“既如此,便着人请四位产婆其二来堂过证!若不能前来,可请太医院姚医正前来!”
又有四差役应声而去,公堂外窃语声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