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齐郡杜伏威
山东,长白山。
这里有一座营寨,土匪寨子,以前是反贼头子王薄手下的十八寨之一,眼下是长白山地区为数不多的山贼聚集地。
王薄败亡之后,他的手下有很多人逃进了这里,躲避官兵的追捕。
有些跟着王薄造反的乱民,是出于无奈,张须陀可以网开一面,但是有些纯粹就是强盗,逮住了是必杀无疑的。
近两年了,山东的主要工作,是安抚世家百姓,对于藏匿在长白山的这伙土匪,确实没有功夫收拾他们。
一来规模太小,不值当收拾,再者长白山是天然的藏匿之所,劳师动众进去剿匪,未必能抓到。
那么这样一个小祸害,张须陀自然也就不放在眼里了。
这个山寨,叫做大将军寨,因为里面的土匪头子,自号大将军,当年跟着王薄造反,杀了不少官兵,像他这样的只要出去被逮到,多半也是个下油锅。
本来小日子过的也算是风平浪静,但是最近有点不对劲了。
山东的百姓现在是闻兵役而色变,不等官差们讲清楚,便已经在准备着拖家带口的逃亡了,三年前刚经历了一次,眼下日子还没过稳当,就又来了一次。
“这个狗皇帝,三天两头征兵,就好像有打不完的仗,”义子阚棱道:“我看呐,山东这次还得大乱一场,只看这些逃难来的平民,来自山东各地,就知道张须陀征兵非常不顺。”
“不错,”杜伏威点了点头,道:“我跟着知世郎南征北战败就败在离开山东之后去了河北,可知这两个地方都是官府强势所在,江淮水系纵横,若聚水泊而守之何惧官兵?”
“兄长,照这样下去可不妙啊,”杜伏威道:“以前咱们处事低调,官兵顾不上收拾我们,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往山里逃,必然会引来官兵,届时恐会捎带把咱们收拾了。”
房玄龄点了点头,他也想赶紧走,再不走,想出山东都不容易了,眼下拦路打劫的匪盗可不老少,虽然他身边有几十名随从,但是架不住匪盗过众。
而他口中的这位兄长,便是他的铁杆发小,同为大反贼的辅公祏。
杜伏威的墓志记载,他的死,是因为辅公祏“留在丹杨,图为衅逆”,导致杜他“内怀忧惧,降年不永”。
张须陀几个月之间,仿佛苍老了很多岁,这次征兵,是陛下的旨意,他很清楚,干不好了,陛下能要他的命。
这么铁的关系,历史上杜伏威和辅公祏还是出问题了,两人降唐之后,杜伏威主动申请朝见李渊,在长安被封为吴王、任太子太保,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是大唐的四把手。
他才不敢答应张须陀这种事情,伱级别比我高,也是太子的人,你自己为啥不说呢?
张须陀笑了笑,道:“玄龄这几天准备一下,便尽早返京吧,这里已经没有你的事了,晚走的话,怕是回京之路,多有坎坷。”
张须陀都快不想干了,这特么是干什么啊?就不能让山东过点安稳日子吗?
“好!”杜伏威一拍桌子:“兄长今后就是我杜家军的长史,咱们也给自己封个官做一做。”
张须陀笑道:“怕死的人有怕死的优点,不怕死的人有不怕死的长处。”
十五岁的年纪,长得人高马大,跟二十岁的差不多。
而房玄龄呢,会从齐郡出发过黄河,进入清河郡,然后从运河乘船南下,直往洛阳,然后从洛阳返回京师。
张须陀点了点头:“我以招募军饷的名义,私下里扣了一些粮草,存在历城库中,以备将来之需,此番北征,今年年底之前,怎么都会结束,我们也就是熬过今年,以后就会好一点。”
分到山东头上的兵员数量,不多,也就三万人,但是还有三十万民夫呢,各郡县的粮食也都被征调了。
这两个人的造反级别以及在隋末的势力范围,不是王薄能比的,但不得不说,王薄是打响隋末大乱斗第一枪的关键人物。
因为越来越多逃兵役、力役的百姓往他们这里逃难来了,人越来越多。
“熬过了今年,玄龄帮我在太子那边说一说,给我换个地方吧,”张须陀苦笑道。
房玄龄之所以在这里,是负责处理玄感的那几十万亩露田来了,如果没有今年这场北征,山东一切安稳,正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张须陀长叹一声:“大势如此,非你我所能更改,就连太子,也只能扼腕叹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