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觉得是复大如何,当下风气如此,这套体系和观念,扎根几十年了。
杨校长眼神中带着轻蔑:“小周,学校层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那不是你需要考虑的,我来找老赵是讨论我们的问题,回头让老赵给你一份书面拒绝的模板,回绝了就完事儿了。”
说白了,周瑞能不能出去,他又说的不算,上面盯着的人多着呢,这事儿无解。
唯一让他生气的,是这帮家伙装都不装一下,要是用点计策,杨校长心里还舒服点,现在这么搞,杨校长感觉是被蠢货威胁了。
周瑞却说起另一个事情:“这个张日成,真的很厉害?”
赵院长补充道:“杨老大弟子,mit终身教授,很早就获得过欧洲物理学奖,手底下两个成果都是排队等诺奖的程度,华人科学界这一代最优秀的几人之一,他太久没回国了,肯定不清楚你的事情,可能是被当枪使了。”
“杨老大弟子”
这个身份可真是.
杨老那可是全球巨匠。
单论科学成就,没被抬到和爱因斯坦一个级别,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还活着。
二是中国人。
尤其是后几十年,为国家奔波了很多事情,至少在国内来说,早已经不是“科学家”三个字能概括的了,政界也是高度认同。
说句实在话.这张邀请函给国内大学任何一个年轻人,基本下半辈子可以躺平了,原地飞升。
连带学校也能得到不少声望。
周瑞突然道:“这玩意儿.不就是个沟通用的么?大不了我以个人名义,和他们讨价还价呗,至少不要让那边觉得,是学校从中作梗,说不定那个人才互通计划能有别的转机。”
杨校长道:“你准备怎么个讨价还价?”
虽然不觉得会有什么效果,不过反正是无解,听听周瑞怎么说吧。
周瑞:“我这个人矫情,还规矩多,虽然从小的仰慕西方的科技、文化、自由的空气,但担心在那边适应不了环境。”
“所以有几个小小的条件希望mit能帮我解决,首先是为了融入当地文化,必须配备两个‘学伴’,必须是年轻女性,一个昂撒人,一个犹太人,年龄不能超过20岁,中文要好,身材要更好,把照片发过先来我给挑一挑。”
赵院长和杨校长对视一眼。
“另外我这个人饮食习惯很难改,不知道mit能不能单独开设一个食堂窗口,制作纯正的中餐,以解留学生的思乡之情。”
“对了,mit有辅导员员制度么?我需要有导员全方位的关心我的学习、生活、生理需求,精锐1对1的那种。”
杨校长烟灰都掉了
还能这么玩?
赵院长道:“那他们要是真同意了呢?”
周瑞摊摊手道:“那就再提新要求喽?总之主打一个‘我很想去,学校也很支持,但你们条件太差’,争取不让学校难做,看看他们怎么说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