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进去给这位大佬挑挑毛病。
毕竟审核也是人在做嘛~
但对于周瑞来说,他并不缺乏公开渠道,也并不需要所谓的“引用率”、“影响因子”来给自己评职称,所以选择了一种最快的公开渠道:
几天的时间里,先后脚的,逐渐得出了统一的结论。
传播速度基本等同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少数学领域的学者,天亮起床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相关消息。
这种规则甚至会凌驾于“内容”之上,高级期刊的水文,也比普通期刊的优秀成果要“值钱”。
学术的本质是自然规律,而学界的本质,不过是因此聚集起来的人罢了,我换个地方公布又如何?
周瑞的推文一发,和往常一样,迅速在网上传播。
直接吸引天下英雄来论剑。
放在一百年前,学者们都是互相写信交流,效率比较低。
至于普通网民,只是瞎凑热闹罢了,他们创造了数万倍于“学者”的传播量,但基本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可惜,懵逼的速度堪比网页打开的速度,不要说第一页了,许多人连第一行都看不明白。
望日新一抿着嘴唇,长期宅家让他有些苍白和不修边幅,但还是沉声道:“你们先出去吧,我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
既:期刊越高级,成果越优秀。
“一直忙于工作,终于弄好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已经提交,也发出来让大家斧正一下。”
这些在社交网络上,往往只有几万乃至几千关注者的专业学者,在平日里啥也不是,但当他们意见统一的时候,却又意味着整个学界的认可。
另一些不怀好意,试图窥探周教主“研究内容”的人,也是一脸懵逼。
学术是学术,学界是学界。
“老师,怎么样?这份论文有问题么?”
打扰了,走了走了。
起初大家以为,周教主是在分享一些南天门的新进展,结果点进来一看,居然是周教主的博士论文。
而这些期刊也会不断积累优质内容,增加声望,最后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参考和发表。
我知道你很牛逼,但咱俩这是一个系统的么?
而当他的从学生手里,获得了那区区50页论文的时候,陷入了沉默。
至今周瑞只在学界出手了两次,一篇“钙钛矿”直接上《科学》,另一篇“abc”甚至直接打破常规,投稿都没投,直接发到了网络上。
其中最受到冲击的,当属日本数学家“望日新一”。
找出一個标调符号的错误,都能吹一辈子了。
于是周瑞很爽快的
都拒绝了。
没那个闲工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