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提学不指望考生能对此有什么高论,只要能把八股文写出来,让人看懂意思,便算可造之材。
读书和习武,在这个时代都是很耗费钱财的事。
典当铺的朝奉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王海是商人之子,不擅长诗词歌赋,但他本身不是笨蛋,虽然为人好逸恶劳,可在王家找了先生恶补的情况下,还是让他掌握了八股文的写作技巧。
引人注目,那就引人注目吧。
原来是江州人太重视诗词,导致参加乡试中举的举人越来越少。
一来是为了让周清读书,二来过去几年家中长辈因病返贫,再办了丧事,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
好比螺蛳壳里做道场。
后面他会因材施教,在里面找出几个读书种子,教他们如何写出真正能乡试中举的八股文。
三十文是城里人家差不多两日的口粮。
作为一个古汉语文学系的毕业生,刚毕业还没来得及去考公考编,就来到这个古代世界。
因为双亲刚刚亡故不久,办了丧事,如今家里一贫如洗。
今年考八股文了。
只是除他之外,其余考生都是埋头苦写,哪知道考场里出现这么一个怪物。
这一篇述而,在论语中也不算冷僻。
道试正常的流程,前几名交卷的,都会引起主考提学官的注意,何况周清还是第一个交卷。
可以他目前的处境,还有下降空间吗?
由于是穿越异世,两个灵魂融合。
到了道试这一步,取中的名额是七成左右,今年却被上面削减了秀才名额,只有五成。
人生在关键的路口,往往需要赌博。
如今参加道试的人,能掌握八股文写作技巧的人不足一半。
考题很快发下来。
考场内,一片哀嚎之声。
但相比习武而言,读书更容易出头一些。
还是给了考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即使周清被孤立,也只是给自己本来就颇有难度的开局加难度而已。
但是整个考场都在哀嚎。
如此,可以免除徭役,出行也方便。
但他心里还是感到震惊。
周清的记忆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达到过目不忘的层次,何况他学的是古汉语言专业,有过目不忘加成下,通过道试的机会很大。
而且他写的八股文乃是一篇前世研究八股文相关资料记下的范文,看到题目时,相关记忆便流淌而出,于是提笔写下。
一首小令写下来,差不多占据了一半有余的篇幅。所以这张纸实际价值,远远不足三十文。
虽然纸张制作不易。
周清自是无暇关心这些,很快来到道试的日子。
若是用当铺的钱,拿当铺的东西去小姐面前讨喜,岂不是自找没趣。
林朝奉对此也表示满意,然后自己掏了钱。
林朝奉沉吟道:“那我做主,两百文收下这首小令,可以吗?”
周清如今的身份是一个童生。
这对他是个机会。
接下来三日,周清除了买考试用品外,哪里都没去。江州城的科举难度一般,往年道试的主要内容是考诗词。
林氏当铺的东家,乃是城中的林老员外,林家小姐是林老员外的嫡亲孙女,如今家里的生意,大多由林小姐做主。
决定在任的时候,改变以往道试重视诗词的风气。
他冥思苦想,终究改不了跳脱的性子,左顾右盼,看到旁边一个考生开始提笔,随即运笔如飞。
虽然在场的童生,不是没有接触过八股文。可是道试的重点,历来都是诗词,大家自然不会为此做多少准备。
如今的朝代——大周,不属于他所知的任何历史,立国百五十年,科举取仕。
事情果然很是顺利。
有了这二百二十文钱,周清可以再添些笔墨,去参加接下来的道试。获得秀才身份。
周家本是有些积蓄的。
古往今来,类似的事并不罕见。
两百二十文钱,不足以引来太多的关注。
银钱两清。
八股文以经义为主,讲究八比一的排比法。
因为只有这一个后人,林老员外打算招赘,希望对方品学优良,没有亲族,这个条件实在苛刻,所以林小姐已经十七岁,还是没能出阁。
没有意外,不叫人生。
那考生就将笔放下。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廪生是吃皇粮的,附生则不能。
长长的陋巷,在周清家这一段,多了一点“礼”的韵味。
周清当然没那么激进。
好在有身体前主人的记忆,他不至于搞不清情况,一头雾水。
而到了殿试,则是考关于国家大事的策论。
因此平日里说的穷秀才,多指的是附生。
这次的题目叫做《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出自论语述而。
“姑父,我……”
他自然被提学官陆涯叫去问话。
他一上前交卷,考官们、巡查考场的吏员都有些吃惊。因为周清目前在江城里属实没什么名气。
因此走科举的路子,既要接受八股文的条条框框,亦得提升眼界,写出一手好的策论。
“哎。”
周清写完就交卷。
只是大舅哥待他确实好,为他当这提学官出了不少力。
无论是廪生和附生,只要想着继续参加举子试,那必然要不少钱,若是多次科考不中,且不事生产,甚至能把一个殷实人家拖垮。
如此看来,自然是新词了。
这个交易是不入当铺的。
周清即使两世为人,考虑到接下来的前途,依旧不免有些人之常情的紧张。
在周清行礼的时候,提学官陆涯先看了周清的考卷,能考中进士,做到提学官的人,自然记忆力出众,而且长久的宦海生涯,使他看东西的速度也很快。
大略看了周清的文章。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