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这样一个前辈在,给寻常人一套四书五经,他想要彻底读懂也是不太可能。
知识的垄断,往往是在细微之处着墨。
反而不是大部分人想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规矩和门槛。
而陈恒在话本中使用的这些符号,就被许多文人雅士视作一种挑战。
虽然只是一本上不了台面的话本,陈恒也在科普的末端解释过,这些符号只为话本阅读方便之用。
可这些标点符号,实在是好用的很。让许多人一看,就一目了然作者的意思。
陈恒会使用它也是因为蜀山是部长篇小说,如果不用现代符号,那在书写之时,会疲惫的很。《聊斋》毕竟只是短篇,创作起来不会太累。
不过要是说他没有借机科普的心,那陈恒肯定也是有的。
要知道现代标点符号,在这片土地上正式出现。就是上辈子,都要等到两百年后的戊戌变法,由康有为跟谭嗣同、梁启超起头。
巧合的是,中国第一本民间报纸,也是出自这三人之手。也有说法,是指康有为一个人办的,此处不作争辩。
跟这三位国学大家比起来,陈恒的名头自然不够。他自然只能用话本的方式,在暗处慢慢推行这一套东西。
毕竟大雍朝的未来,有没有一次这样的变法,谁也不知道。
陈恒这事啊,说大不大。说小,牢骚肯定也少不了。
有些人骂他,是觉得他有辱斯文。说不定这个不露真面目的元和先生,连个举人都不是,怎么也敢自创符号。
可大多数看到,也只是一笑而过。终究只是一本话本小说嘛。
陈恒要是敢拿来用在四书五经上,那才真的是大不敬。要给天下士人好好交代交代,伱凭什么给圣人经书,断字断句。
至于扬州大多数人,还是乐于看个热闹。一来,这些符号确实方便阅读。二来,报纸上有人吵架,也是有趣好玩的事。
陈恒自己则完全不在乎,不过是些动嘴的文人,有本事就越过胡家、薛家、王家和府衙,再冲进书院里,当着山长的面打他一顿啊。
就连山长裴怀贞看到这些符号,也只是笑着评过一声“有趣”。
只要不去触碰那些忌讳的东西,大雍朝的民风,还是相当开明的。
“那兄长的报铺准备怎么办?就让他们这样骂元和先生?”林黛玉好奇“问”道。
“不急不急。”陈恒微微一笑,看向身侧的薛蝌,“薛伯父,应该已经在处理此事了。”
薛蝌在一旁笑着点头。
黛玉、宝琴一看,就知道两位兄长自有谋划,索性也专心陪起一旁的宾客。
…………
…………
薛瑱走出府衙大门时,自己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此行来,正是为了将陈恒说的那点营收,捐给扬州府衙。薛瑱原以为自己会多费些唇舌,才能说服韦大人。
结果等薛瑱表明来意,韦大人已经眉开眼笑的引他入座。
这倒不是韦应宏见钱眼开,他如今仕途风头正盛,完全没必要贪图这点不起眼的小钱。只是觉得报纸这种新兴之物,在未禀明陛下前,还是由府衙就近管控比较安全。
薛瑱如此上道的送来,正合了韦应宏的心思,刚好给了府衙未来伸手管束的理由。
至于那点不值一提的小钱,韦大人随手就拿来捐给扬州各大书院,算是贴补他们书院的读书人,当然这是后话。
与韦应宏交谈甚欢后,薛瑱坐在回去的马车上,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想想当年他从金陵赶到泰兴县,处理一个掌柜的事情,都要吃上许县令一套闭门羹。再看看今日,被知府大人当成座上宾,还夸他来到扬州后乐善好施,有儒商之风。
前后诡谲的境遇变化,让他也是唏嘘不已。心中又有些振奋。
果然是倦鸟脱笼,方知天地之广大自由。
…………
…………
六月初九,新的《景安日报》再次在扬州城发售。
这次报铺供应了两万份,用了两、三日,才全部售卖一空。
纸上的内容,与之前的几期差别不大。只有一条加粗大字的短文,引起城内不少落魄书生的注意。
“上月末,元和先生将二十两稿费,全部捐给养济院。元和先生十分感谢本报铺……”
养济院,是大雍朝专门照顾孤儿、乞丐、穷人的救济机构。
书生们关注的,自然不是陈恒做了件好事。他们是没想到,给报纸写写话本,也能赚这么多钱,一个个都起了赶场捞一票的心思。
等到月末,许多使用新标点符号的话本小说,如飞鸟投信般来到景安报铺。
薛蝌将此事告诉陈恒时,他是高兴的不得了,深感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果然,不要试图去教会别人用什么办法做事。只要给他们看到,用这套办法能赚到钱,聪明人自然趋之若鹜。
昨晚睡了一次饱的,今天人都舒服许多,哈哈哈哈哈。谢谢书友们的体谅关照,感恩感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