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加减羚羊角汤
“好了小安,现在你可以取针了。”
张一行开口后,张安就把银针给取了。
“居士,你们家老先生目前已经没有什么危险。”
望着恢复了一些精神,脸色也开始红润起来的老人,张一行扭头跟旁边的老太太说道。
倒是称呼人寻常人,正常来说都是称呼居士。
但张一行平日里跟村里人打交道习惯了,一时间没有改过来,才称呼老太太叫做老嫂子。
“不过这中风始终是大病,虽然现在是没有了危险,想要恢复好还是得去医院治疗一番,或者抓个方子配合施针调理一段时间。”
老人的情况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但还是伤到了元气。
不过想要恢复也很简单,去医院住上半个月,就能治疗的好。
当然了还有一种法子,就是给开个方子,熬一段时间的药罐子,搭配上针灸佐助。
“那就麻烦小道长了。”
所以老太太想在道观里留宿的打算没能实现,但老太太也没有放弃。
她打算在村里暂住一段时间,一方面是因为张安跟张一行的医术确实让她动容。
张安也知道了老爷子名叫李明武,老太太叫罗凤娟。
最后是给他们找了一户离村口比较近,房间收拾得还不错的人家。
老太太被张安劝了之后,再次对着张一行弯腰鞠躬,表示谢意。
张安点点头,他也该下山了,这会儿大姨姐一家可能都已经来了。
“多谢道长替我们考虑,但实不相瞒,我们家老头子,这辈子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医院。”
“今天老先生刚刚清醒,所以先好好休养,明天开始每天下午日落之前,过来找我扎一次就好。”
她并不是没有私心,刚才张一行给她们家老头子诊治的时候。
“居士,如果你们家在附近的话,汤药配合扎针的方式自然是最好的,可要是在城里的话,还是去医院比较方便。”
以前的张一行,生活那么困难,都没想着收别人钱。
片刻之后,一张字迹工整的药方就开了出来。
在老太太心里,这冥冥之中,都是注定好了的,做好事有好报大抵也是这样了吧。
那些坐堂的医生手法如何,他一点都不了解,自然不会推荐病人过去。
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心安,别人可以不要,但自己不给,心里只怕也过不去。
张安听完,立马就知道这是一方羚羊角汤加减。
毕竟刚才来的时候,她们一起上香,也捐了几块钱的善款。
“羚羊角粉一钱,龟板四钱,生白芍六钱,石决明五钱,钩藤五钱,生地五钱,杭菊三钱,炒草决三钱,胆南星三钱,蝉蜕两钱,石菖蒲两钱,粉甘草两钱,以水煎服,每日一剂,共服七日。”
一时间,这座清静了很多年的道观,香火空前的旺盛起来。
考虑到这两位老人住在城里,张一行便给出了去医院的建议。
“那我们就在山下的村里,找户人家租住一段时间,调理的同时就当做是散散心好了。”
但是主人家非常好客,人也比较好相处。
“千万别在路边的摊子上抓,一来是药材不保险,救命的东西开不得玩笑,二来是他们称重不准确,太过影响药性的发挥。”
就这还是因为这次道观翻盖以后,才扩大出来的地方,以前可都没有呢。
看着老太太还要坚持给钱,张安帮忙开口解释道。
开方的事情,张一行没能让张安动手。
但最后张安还是给他们做了一下自我介绍。
最后找了老村长张建文跟张安寻求了一些建议,才把家里的积蓄都用在这上面。
据说以前的那些老中医,有了徒弟以后,都是徒弟跟在身边抄方学习。
“哈哈,老太太,我叫张安,是村里村民,不是观里的弟子,你们二老随便喊就行。”
“行了安子,开方吧。”
“对对对,这才是修得大道之人。”
这家在村里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当初搞民宿的时候,一直在犹豫。
为了让别人看的清楚一些,他还写了小楷,省得去抓药的时候抓错了。
“干爹,你瞅瞅。”
老太太也是讲究人,最后上香完了,把张一行没收的诊费,投入了功德箱中,就当做是善款。
可人家几十年都如此,这就是个人修养和道德到了一个超脱的境界。
毕竟这种来的比较急的大病,在医院至少你大几百,上千也不是不可能。
就连他出去云游,给那些高门大户诊治,也是别人封的善款,他从未开口。
“道长,要是您这里可以开方子的话,我们选择调理一段时间,不去医院了。”
后者的效果肯定要比在医院住院好,毕竟中医讲究的不单单是治病,还有益气养精。
反正山下的村里也有民宿,他们家条件也还行,这些都不是问题。
张一行想着这两位老人,对村里不大熟悉,便让张安跟着。
城里虽然有一两家中医馆,可张一行不认识里面的人。
张安是张一行的义子,其实在张一行的眼里,跟弟子也差不了多少。
“道长大义。”
很多刚才没在场,后来才过来的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么多人凑在这里,以为有什么热闹。
老太太郑重的接过药方,然后再次道谢,才开口询问诊费的事情。
“救助他人本就是修道的一种方式,不存在诊费一说。”
张一行摇摇头,笑着跟大家说道。
“道长,您这里可以留宿吗?”
而且抓药的时候,称重还不对数,钱倒是小问题,可这样一来就没法保证药效了。
“我晓得我晓得,谢过道长,您看看,这需要多少诊费。”
这一次,她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只是作揖,而是诚诚恳恳的跪在蒲团上敬了香。
那一副从容的面孔让她安心了不少,并且从他们老头子昏倒,再到醒来前后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
想了想以后,张一行还是跟老太太唠叨了几句。
村里现在用自家房子收拾了搞民宿的不少,但张安并没有随便给他们找一家。
看到大家一直在捐助善款,张一行开口劝导,他并不需要这些钱来维持生活。